1913年,蒙古一名女子因犯通奸罪,被实施“箱刑”。她被剥光衣物,用铁链锁住装进一个木箱子里,之后被扔进茫茫的沙漠里。
1913年秋,德国摄影师阿尔伯特·卡恩独自一人,骑着骆驼深入蒙古的腹地,进行一次境内探险,这本是一次寻常的摄影之旅,直到有一天,阿尔伯特无意中发现了一处异常的景象,将他的人生改写。
这天,阿尔伯特骑着骆驼行进在一处荒无人烟的沙漠中,在骆驼行进的不规则足迹之间,他忽然看见地面上露出一个长方形的盒子,盒盖的一端,伸出一个女人干枯而布满血痕的手,正徒劳地抓着空气;在另一端,一个女人干裂的嘴在喃喃地呢喃,似在向阿尔伯特求救。
阿尔伯特立刻明白,这就是蒙古人民口中的“人间地狱”——箱刑!
为了搞清真相,阿尔伯特找到了当地的牧民,询问这个女人的罪名,原来,她名叫玛尔塔,本是村中一位漂亮贤惠的妻子,然而丈夫去世后,她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到一户权贵家中打工。
那户主人貌似正人君子,却见到玛尔塔的容貌后起了歹心,开始辱骂玛尔塔,并以铁腕手段强迫她就范。
玛尔塔起初痛苦不堪,却也无可奈何;渐渐地,她也开始痛恨和唾弃自己,觉得这是自己的报应,这段禁忌关系最终还是被村民发现,玛尔塔被当庭判处极刑——箱刑。
箱刑就是将犯人关进一个狭小肮脏的木盒内,用铁链栓住,扔在荒漠之中,阿尔伯特难以想象,玛尔塔被迫蜷曲在小盒里,任凭风沙摧残皮肤,盒子上的小洞勉强能伸出半个头颅和一只手,用以觅食和喝剩下的水,在烈日灼烤下挣扎求生。
更残酷的是,夜晚时分,野兽会闻着气味而来,对玛尔塔露在外的肢体展开撕咬,阿尔伯特不忍再想,普天之下,哪有这样非人的刑罚?
阿尔伯特本想报官救玛尔塔,却再度被当地人严厉阻拦,他这才意识到,自己正处在东方与西方文化的鸿沟之间,蒙古族人崇尚牺牲和痛苦的忍耐,将箱刑视为体现正义的手段;而按照他的价值观,这简直是践踏人性的暴行。
两种道德标准交锋,阿尔伯特陷入了巨大困扰,他绝不会容忍这样的暴行,却也不便公开干涉这个民族的司法,最终,他只能默默为玛尔塔祈祷,希望她的痛苦早日结束。
多年后,阿尔伯特将奄奄一息的玛尔塔困在盒中的照片发表出来,照片下简明地标注:“蒙古囚犯被关在箱子里”。这张照片一经发表,立即在欧美各国掀起轩然大波,人们纷纷质疑其真实性。
然而事实就是如此残酷。在封闭的环境里,蒙古的法律和道德标准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他们可以轻易剥夺一个人的尊严,用富有想象力的方式折磨犯人,阿尔伯特最后还是选择揭露真相,希望唤起世人的同情和关注。
通过阿尔伯特镜头中的玛尔塔,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野蛮残忍的刑法,也是压迫妇女的恶劣社会。
在一个父权至上的环境里,女性往往沦为权势者手中的玩物,可怜的玛尔塔不过是生活所迫,在绝望中选择了屈服。然而最后受难的还是她一个。
我们要深切反思,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不平等?我们又该如何消除社会的偏见,重建人性的尊严和关爱?
阿尔伯特无言的镜头,正诉说着这份疑问。
一百年过去,玛尔塔早已骨肉枯死,她的故事却在揭示着那个时代的人性与野蛮,我们要珍惜阿尔伯特留下的这份警示,也要为像玛尔塔这样无辜受难的女性祈福,愿有一天,性别、种族和地域的藩篱都能被打破,真正的人权与平等实现在这片蓝色星球。
———网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