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鉴易知录》东汉纪•孝献皇帝•7 东汉纪•10.2•11•12/59孝献皇帝•考注:周瑜、刘繇,皇后伏氏、薛兰、李封、李乐,朱治、吴景、张纮、张昭, 一).东汉纪•10.2/59孝献皇帝•考注.续:周瑜、刘繇, 【考注】 10、周瑜:又名周郎,字公瑾,公元175年出生于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东吴名将。出身庐江周氏,洛阳令周异之子,从祖周景、从父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公元210年病逝于巴丘,终年36岁。正史上称其“性度恢廓”“实奇才也”,孙权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21岁追随孙策平定江东。公元208年,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公元209年,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员。 11、刘繇:字正礼。公元156年出生于东莱牟平,今山东牟平。东汉末年宗室,大臣、将军,汉末群雄;齐悼惠王刘肥之后,太尉刘宠之侄。刘繇最初被推举为孝廉,授郎中。任下邑县长时,因拒郡守请托而弃官。后被征辟为司空掾属,除授侍御史,因战乱而不到任,避居淮浦。兴平元年即公元194年,被任命为扬州刺史。先后与袁术、孙策交战,一度被朝廷加授为扬州牧、振武将军,但最终还是败归丹徒。此后,刘繇又击破反叛的笮融,公元197年病逝,终年42岁。 二).东汉纪•11/59孝献皇帝•考注:皇后伏氏、薛兰、李封、李乐, 【考注】 ①、皇后伏氏:伏寿,汉献帝皇后,徐州琅邪郡东武县人,今山东诸城人,西汉大司徒伏湛八世孙,父亲是学者伏完,嫡母为阳安长公主刘华。伏寿作为皇后二十年,于建安十九年即公元214年,被曹操幽闭而死。 ②、薛兰:东汉末八俊之一!豫州沛国相县人。东汉末年吕布手下将领,驻扎在钜野,被曹操手下吕虔一箭所杀。 ③、李封:吕布部属,任治中。兴平二年即公元195年,曹操、吕布相攻,封与薛兰屯巨野,招曹操部将李乾叛降,乾不听,杀之。既而。曹操遣诸将击败封与薛兰。 ④、李乐:东汉末年武将!东汉末黄巾余部河东白波帅之一。当李傕、郭汜起兵叛乱之时,兴平二年即公元195年,汉献帝在董承、杨奉的护送下踏上了东归洛阳之路,但很快李傕、郭汜二人便追赶上来,杨奉、董承招来白波帅胡才、李乐、韩暹及匈奴左贤王去卑,合兵一处,大破李、郭二将,献帝拜李乐为征北将军,后李乐留守河东,于建安二年即公元197年病死。 三).东汉纪•12.1/59孝献皇帝•考注:朱治、吴景、张纮、张昭、待续: 【考注】 ①、朱治:字君理。公元156年出生于丹杨郡故鄣县,今浙江安吉。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朱治初为县吏、州从事等职,后随孙坚、孙策征战,累拜吴郡太守。孙策死后,与张昭等共尊奉孙权嗣位,为稳定江东局势作出了卓著的贡献。建安七年即公元202年,改授九真太守、行扶义将军。黄武元年即公元222年,封毗陵侯。朱治署理郡政时,勤于理事,自奉俭约,深为孙权所礼遇。晚年自请屯守故鄣,以镇抚山越。黄武二年即公元223年,拜安国将军,配金印紫绶,改封故鄣侯,旋即返回吴郡。于黄武三年即公元224年病卒,终年69岁。 ②、吴景:吴郡吴县人,今江苏苏州人,后迁居吴郡钱塘,今浙江杭州;孙坚妻子吴夫人武烈皇后之弟,孙策和孙权的舅舅,东汉末年将领。吴景因追随孙坚征伐有功,被任命为骑都尉。袁术上表举荐吴景兼任丹杨太守,讨伐前任太守周昕,占据丹杨。后遭扬州刺史刘繇逼迫,再度依附袁术,袁术任用为督军中郎将,与孙贲共同进击樊能等人。又在秣陵攻打笮融、薛礼。袁术与刘备争夺徐州时,任吴景为广陵太守。建安二年即公元197年,吴景放弃广陵东归孙策,孙策任他为丹杨太守。汉廷遣议郎王誧奉命南行,表吴景为扬武将军,郡守之职照旧。建安八年即公元203年,死于任上。 ③、张纮:东汉末年文学家、官员!字子纲,广陵人;东吴谋士、文学家;公元151年出生,公元211年去世,终年61岁。张纮在孙策平定江东时被孙策亲自登门邀请,张纮遂出仕为官。后来,张纮被派遣至许都,任命侍御史。但孙权继位时张纮又返回了东吴,任长史之职。张纮后来建议孙权迁都秣陵,孙权正在准备时张纮病逝,其年六十岁。孙权为之流涕。张纮辅佐孙策、孙权兄弟开创并巩固了东吴政权。张纮是吴国鼎足江南最早的设计师和开国勋臣,是三国文化史上不应该被埋没的一代英才。张纮和张昭一起合称“二张”。张纮著有诗赋铭诔十多篇。 ④、张昭:字子布,公元156年出生于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三国时期孙吴重臣。谥号“文”。张昭作为辅佐孙策、孙权两代的重臣,对于江东的稳定起了重要的作用,一直施行“稳定豪强”政策。擅长隶书,于公元236年去世,终年81岁。
《纲鉴易知录》东汉纪•孝献皇帝•7 东汉纪•10.2•11•12/59孝献皇帝•
快乐开心正明
2025-04-02 18:59:3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