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七年,郭宁妃神色紧张地向朱元璋禀报:"两名宫女去御河边洗衣服,捞上来一具死婴。"朱元璋勃然大怒:给朕好好查,要有人敢给朕戴绿帽子,朕灭了她的九族。" 朱元璋面对敌人时杀伐果决,对待臣下更是屠刀频挥,人们会说,朱元璋对待自己的女人应该足够的温柔,错,只要他动了杀心,不管美人如玉,一样照杀不误。 皇室之人,为保持江山永远留在自家人的手里,对于血脉传承极为重视,相应的,对于那些有可能污损血脉的行为,是宁可杀错,绝不放过。 洪武十七年,朱元璋最心爱的马皇后去世后,他就没有再立皇后,而是让郭宁妃总领后宫。 然而这时宫里却发生了一件大事,两名浣衣局的宫女在御河边洗衣服时,发现了一具漂浮在河水里的死婴。 由于那条河只在皇宫里流淌,因而不可能是外面的婴儿漂进来,而只能是皇宫里的人生下来之后丢弃的。 不论这个孩子是否是朱元璋的,对于一个婴儿生下来就被扔到河里这个举动本身,就是大逆不道的。 更何况,朱元璋严重怀疑,这个孩子很可能不是他的,而是宫里的妃子与外人私通生下来的,那么这就是宫闱乱伦,情节极为严重。 所以当他听到郭宁妃的汇报后,朱元璋恨得是咬牙切齿:“好大的胆子,难道是朕的刀不够锋利么,竟然还有人敢做下此等秽乱后宫的恶事,给朕一查到底。” 朱元璋一声令下,锦衣卫精英人马出动,很快就将情报汇集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看完之后,朱元璋勃然大怒,气得将摆在桌案上的玉瓶都砸碎了。 然后发布了一道命令:“传锦衣卫指挥使速来见朕。” 当锦衣卫指挥使来到皇宫后,朱元璋阴冷地声音再次传出:“速将临川侯胡美以及他的儿子和女婿全部抓捕,关进锦衣卫大狱”。 之后朱元璋又发出了第二道命令:“让郭宁妃来见朕。” 当郭宁妃气喘吁吁在来到朱元璋的面前时,就见他的脸色异常的冰冷:“胡顺妃不适宜住在原来的宫中了,把她挪到后宫去居住吧,不得朕的命令,不得见人。” 郭宁妃心里打了一个寒颤,她知道又一个“同事”殒落了。 别的妃子被处置还有情可原,但是胡顺妃被处置就有些让人异外,因为她给朱元璋生了一个极为乖巧聪明的皇子。 母以子贵,朱元璋看在儿子的份上应该小惩才对,不应该直接打入冷宫。 说起这个胡顺妃,就不得不提她的父亲胡美。 胡美最初是朱元璋的对头陈友谅的手下大将,当时双方斗法争天下,实际上陈友谅的实力要强于朱元璋。 但是朱元璋运用刘伯温的计媒,一顿操作猛如虎的收买和分化敌人内部,其中胡美就是朱元璋的重中之重。 朱元璋不但答应给胡美大官做,而且还极其特殊的同意胡美继续统帅本部兵将,这对于降将来说是绝无仅有的,可见朱元璋对胡美的是高度重视的。 然而这样的政治关系还不够牢靠,于是朱元璋又动了一点歪心思,那就是将胡美的女儿收入宫中,封为顺妃,这样胡美就成了朱元璋的泰山老丈人。 也是因此,胡美的封地极为繁华,胡美宫里有人,手里有兵,还有朱元璋赐的免死铁券,一时间在大明朝混得风生水起。 然而正因如此,志得意满的他居然时不时就带着儿子和女婿,进宫里看望胡顺妃。 要知道,那时候外戚不经宣召,是不得进后宫的,否则谁都像进后花园一样进宫,那么皇宫哪还有神秘性,皇族哪还能保证血统的纯正。 可是胡美就是奇葩,他居然买通了太监和守卫,不经宣召就进后宫,而且还带着自己的儿子和女婿,并且不止一次。 本来这个事没有别的因素也就过去了,可是正碰上御河里的死婴案,正好朱元璋开始关注这件事,于是胡美一家就悲剧了。 胡美进后宫还好说一点,毕竟是父女相见,而且胡美岁数也大了,能够避嫌。 可是他带着年轻力壮的儿子和女婿进宫,这就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那可是两个血气方刚的家伙,进到后宫就如同进到了百花园一般,绝对招蜂引蝶。 于是后宫就传出胡顺妃与胡美女婿有不正当关系的说法,这正好戳中朱元璋的罩门,所以老朱才大发雷霆:“老子的女人你们也敢染指,不把你们碎尸万段,就算我老朱没本事。” 朱元璋对胡美一家动手,不单单因为秽乱后宫,触犯了皇家的尊严,更因为胡美这些实权人物正是朱元璋想动手剪除的。 正好有这个理由,朱元璋就愉快地动手了,只能说人生命运无常,祸福无门自招。
洪武十七年,郭宁妃神色紧张地向朱元璋禀报:"两名宫女去御河边洗衣服,捞上来一具死
平原隐者吖
2025-04-03 10:08:59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