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一辆卡车直冲冲地撞向周恩来,众人以为是特务的刺杀,来不及闪躲的周恩来

玲珑说历史 2025-04-03 10:45:26

1961年,一辆卡车直冲冲地撞向周恩来,众人以为是特务的刺杀,来不及闪躲的周恩来做了最坏的打算,就在这时神奇的事发生了。

一九六一年六月,北京初夏的骄阳正劲,气温节节攀升,六月十五日那个午后,阳光虽然有些被朦胧的薄云遮挡,却依然灼热得叫人喘不过气来。

北京西单的阜成门广场上,一辆喷涂着纯正红色的檀香木华旗车缓缓驶出城楼,沿着笔直的街道向东而行,车身两侧的中国国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引来路人一阵阵侧目,坐在后排的正是人民的总理、战火年代的老革命周恩来同志,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核心,不管在什么场合,周恩来同志总是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车中人的警惕心理可想而知,因为当年他们打游击队的时候,经常遭到国民党残余和土匪流丸的袭击,屡屡死里逃生,所以当年革命战争时期养成的习惯,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哪怕在和平年代也未曾磨灭。

周恩来同志身旁陪同的有中国驻越南大使张秉权、党内卫士长成元功以及秘书何谦,出于安全考虑,张秉权大使和成元功两人紧紧守护在总理左右,而何谦则坐在副驾驶位上,作为总理的贴身护卫。

驾驶员杨金明是位老资格的"一级车手",技艺超群,周恩来同志最信任他,外出时总是由他驾车,杨金明本打算按原定路线前往钓鱼台,那里将有一场中越领导人的会晤。

路上车辆不多,视线越发开阔,杨金明便逐步加大油门,周恩来同志一向习惯于节奏明快的工作作风,他显然希望车能开得更快一些。只可惜后面就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

一辆沉重的大卡车突然自一家工厂的铁门内窜了出来,径直驶向周恩来同志的车辆!这家伙就像是国民党派来的杀手,要干一件刺杀的勾当,它根本不鸣喇叭,也不打方向盘,发疯般地朝总理的车辆猛撞过来!

危急关头,何谦和张秉权立马判断这是敌人暗杀的阴谋,一个用手护住总理,另一个则摆出保护姿势,周恩来同志也意识到了生命的严峻威胁,只得作好最坏的准备,用手死死抓住座椅。

而眼见卡车就快撞上来了,成元功也侧身护住总理,生怕他遭到不测。

事情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就看杨金明的一招了,杨金明头脑高度清醒,一边狠踩刹车,一边飞快打方向盘,车身弓身向右一闪,堪堪避开正前方的一根粗壮水泥电线杆,庆幸的是,杨金明当机立断,将车急转向左,从卡车剧烈袭击的路线中躲开。

然而这辆像疯牛一样的大卡车并未善罢甘休,立即变换车道追了上来,疯狂般要把总理的车撞个正着!眼看着形势万分危急,杨金明当机立断,猛打方向盘,竟将车辆硬生生调转180度,这才使车尾对准卡车,避免再遭受正面猛撞。

这一高超的驾驶动作,把身后座椅上的人都甩了个趔趄,周恩来同志和两名随从全摔在了地板上,就在这生死攸关的一刻,那辆卡车突然停止了疯狂的撞击,转而自顾自地开回了工厂大院,周恩来同志总算躲过了一劫。

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遭遇,车终于缓缓驶进钓鱼台国宾馆,待到下车后,周恩来同志只是用冷静的声音对杨金明说了一句:"老杨技术高,处理得好,今天避免了一场大车祸。"

大家这才稍稍松了口气,原来这只是一次意外,而非敌人蓄意暗杀,张秉权和成元功立即查证那辆卡车的来历,随后他们发现,开车的竟是一名34岁的普通工人,姓王,因为无证驾驶和缺乏安全意识,才会酿成这等大祸。

得知真相后,周恩来同志非但没有震怒,反而让工厂按章处理,对那名工人也睁只眼闭只眼,不追究其刑事责任,我党我国向来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周恩来总理宽宏大量的作风正是我们的党性所在。

这件事发生后,中央和北京市委非常重视,立即成立调查组进行了彻查,当初受到惊吓的人也不胜唏嘘,如果不是杨金明临危不乱、反应迅速,相信事情只会更加惨重。

尽管遭遇了如此危险,但周恩来同志依旧沉着冷静,安全抵达钓鱼台后,立即开始了同越南领导人的会晤,在党和人民最需要他的时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始终夙夜在公、舍身勘务,可谓无私无畏、视死如归,这次经历虽凶险万分,却再次彰显了周恩来同志那高尚品格和大无畏精神。

0 阅读:91

猜你喜欢

玲珑说历史

玲珑说历史

日交月替变幻天地多少颜色,人来人往更易乾坤无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