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国庆节前,彭德怀意外地收到了礼品:糕点和罐头。觉得奇怪的彭德怀就问站在门口的哨兵:这罐头是谁送来的?当哨兵说出一个人的名字时,彭德怀这个铮铮铁骨的汉子立即哭了……
1971年的国庆前夕,对于彭德怀来说本该是个普普通通的日子,然而就在节前,一件意料之外的事情,却让这位饱经沧桑的老将军泪湿衣襟。
那天,彭老照常在住处做着自己的事,忽然,卫兵来报,说是有人给他送礼品。
彭德怀愕然,走出院门一看,只见卫兵手中端着一个包裹,里面装着糕点和罐头。
彭老接过礼品,心中百感交集,他没想到在这个特殊时期,竟然还有人敢关心他,,他颤声问哨兵这是谁送来的
卫兵答:国务院管理局,周总理让送的。
一瞬间彭老旧明白了总理还没有忘记他,彭德怀紧紧攥着手中的食盒,泪水再也抑制不住,夺眶而出。
他想起昔日,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自己和总理曾肩并肩、携手前行,尽管两人性情南辕北辙,但情同手足、互信互重的革命情谊,已在血与火的洗礼下锻造得坚不可摧。
然而谁曾想到,历经磨难的老战友,如今却不能相见,但纵使天各一方,周总理依然记挂着昔日的亲密战友,隔空送去问候,令彭老感动不已。
兄弟二人情同手足,却各有性格,正如毛主席所言,老彭就是个"火药桶",敢怒敢言、嫉恶如仇。
1951年,他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志愿军初到异国他乡,内外交困,物资匮乏,饥寒交迫的将士们依然浴血奋战在前线,而此时,国内一些干部却只顾叫苦。
老彭一怒之下,在军委会上拍案而起,直斥某些人见死不救,引得满堂哗然,但正是他的一席话,推动了军委及时调兵遣将,全力保障前线。
1958年和1961年,彭德怀两次回到家乡湖南农村进行深入调查。了解到这里收成造假后,彭德怀听罢,眉头紧锁。
三个月里,彭德怀跋山涉水,通过与群众促膝长谈,渐渐拼凑出了一幅农村的真实图景。一个个触目惊心的事例,一段段发人深省的叙述,无不令这位饱经沧桑的革命家心情沉重。
1961年当他再次来到那些熟悉的村庄时,看到的是满目疮痍、民不聊生的景象感触更加深刻。
两次农村考察,尽管看到的是困难重重的现实,发现的是亟待破解的难题,但彭德怀依然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他坚信,只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为群众谋幸福,党和政府就一定能带领人民走上康庄大道。
1973年,彭德怀被确诊晚期肠癌时,周总理严词训斥了监管不力的部门,并要求全力以赴为老战友治病。但彭德怀却坚持要在手术前见毛主席一面,当面澄清自己。
彭老的决定,让前来探望的侄女彭梅魁大为光火,最后还是在侄女的苦劝下,他才应允先做手术。手术很成功,但彭老的身体大不如前了。然而让所有人都感到欣慰的是,彭老的精气神却一点没变。
在彭梅魁的悉心照料下,他的身体也日渐好转。然而谁都明白,时日无多了。
纵观彭德怀传奇的一生,他虽官至上将、位极人臣,却从未利用职权谋一己之私。对上,他敢于直谏、坦诚进言;对下,他心系民瘼、体恤民情。
然而也正是这种耿直到骨子里的个性,让他在那个特殊年代里遭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但无论顺境逆境,他心中装的始终是国家和人民。
"风雨同舟"——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彭德怀和周恩来之间的革命情谊再合适不过。从长征途中携手前行,到朝鲜战场共御外敌,再到文革期间周总理的隐忧暗助——两位老一辈革命家之间跨越几十年、穿越生死的亲密无间,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动人心魄的革命佳话。
用户17xxx65
小编:彭总是元师、不是上将!你怎么乱编呢?
随缘
瞎写。彭老总是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