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湖南长沙市梧桐里刑场,行刑官即将处决一名反革命分子。突然,一名女子冲进刑场挡在这名反革命身前,大呼道:“不能杀!不能杀!不能杀呀!”
在建国早期,由于政局不稳,再加上许多反动分子在各地作乱,所以对于这些人,政府一直都是严厉处罚的。
1952年,一位反对革命的人被送上刑场,面对即将执行的死刑,“准备行刑!”随着执刑人员一声令下,执刑人员立刻端起了手枪,指着囚犯的脑袋。
但就在此时,一道女声突然响起,将众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枪下留人,这个人不能杀!”
那执法者见她胆子这么大,顿时大喝一声“你是什么人?你可知这些人犯了什么罪?竟敢为他们开脱?”
女子身姿挺拔,声音铿锵有力:“我是省委政府副主席的女儿谭木兰!”顿时,周围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副主席的千金也来了,难道这里面还有什么内幕不成?
尽管很多人都不太相信女人的说法,认为她是“劫刑场”的,但在座的几位领导都很担心,万一处置错了人,那可就不好办了。
所以执行死刑的官员,第一时间就选择了和谭木兰的爸爸谭余保取得联系,而谭木兰已经做出了决定,不放人,她就不走,这让所有人都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谭木兰的爸爸得知这个消息后,气得不行,直接咆哮了起来:“你别再任性了,赶紧给我回来!”可谭木兰却说。:“爸爸如果不相信,尽管找周总理,他一定知道实情!”
眼见事情即将闹大,不得不暂停执行,回家之后,谭余保将女儿狠狠训斥了一顿,认为她此举实在是太过危险。
谭木兰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父亲而退缩,而是说道:“爸爸,你明明知道,他虽然有错,却并不足以判处死刑!”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之间发生了这么大的冲突?
这位“反革命”人员叫洪宗扬,原为国民党少将,解放战争结束后,中央命令对内地的国民党残余力量进行清理,于是顺藤摸瓜,找到了洪宗扬。
洪宗扬的国民党身份本来就已经确定了,谭木兰居然还说他为革命立了大功,这个“功”到底是怎么来的?
再说了,一个是国民党的少将,一个是省委副主席的女儿,明明没有任何关系,怎么就扯上了关系?
实际上,“4·12事件”之前,洪宗扬并非国民党军官,而是中共党员,当黄埔军校二年级招收学员时,他毅然前往应征。
那时,黄埔军校还没有成为国民党统治一切的地方,从四面八方聚集了许多有抱负的年轻人,他们谈论理想,谈论未来,讨论三民主义,讨论《资本论》,政党对他们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
洪宗扬就是在这种形势下,成为了共产党的一员,北伐战争爆发时,洪宗扬等人也都参军了,他们不怕死,在战场上奋勇作战。
洪宗扬也在斗争中快速成长,成了一位值得信赖的将领,眼见北伐就要赢了,可是蒋汪二人叛变,到处搜捕共产党员,洪宗扬就在其中。
上一秒,还都是兄弟,下一秒钟,就反目成仇,可想而知,洪宗扬那时候的精神状态,是何等的糟糕。
看到更多的共产党员被捕入狱,他深感革命没有希望,他被以前的同学怂恿,加入了国民党,成为了国民党少将。
村长带着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来见他,说这小姑娘就是谭木兰,“赤匪”绑架了一位地主之女,要他把她带回去。
谭保余此时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在红军长征途中,由于走漏了风声,暴露了他的行踪。
国军穷追不舍,谭木兰意外负伤,为确保部队顺利撤离,谭保余把谭木兰躲在一片灌木丛里,自己则带着大军离开。
果不其然,谭保余一露面,士兵们就开始追杀他,而忽视了草地上的女孩,让谭木兰得以逃脱。
幸亏村民们发现了她,这才将她从死亡线上拉了下来,谭木兰在村子里住了一段时间,后来她遇到了洪宗扬,这才将她接回了家。
可是,洪宗扬的下属许成生,却认得谭木兰,这卖国贼要杀掉谭木兰,为国民党立功,洪宗扬于心不忍,认谭木兰做干女儿,就是为了把谭木兰从鬼门关拉回来。
当初给洪宗扬做干女儿的时候,她亲眼目睹了谭保余在和国民党军队谈判的时候,洪宗扬是最早的拥护者,也是最早推行的人。
抗日战争全面打响后,洪宗扬毅然奔赴抗日第一线,抗击日本侵略者,还暗中赠送了一批军火给我们,后来洪宗扬在抗日战争中,也跟我们有过不少合作。
最终,在重新审查之后,取消了他的死刑,改判为终身监禁,1975年,洪宗扬因其在监狱中的良好行为,获得了特赦,直至1993年在长沙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