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毛主席71岁的生日宴上,叫来了4位特殊的客人,谁也没想到,席间毛主席

时说历史 2025-04-03 11:10:28

1964年,毛主席71岁的生日宴上,叫来了4位特殊的客人,谁也没想到,席间毛主席却说:尾巴不要翘高了,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12月26日这天,是毛主席71华诞,他破例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日宴会,主角不是那些衣着考究的上层人士,而是一批平民英雄。

年过七旬的毛主席显得精神矍铄,从宽敞的主席府步入会场时,亲切地向到场的劳模们挥手示意,陈永贵穿着一件家中最好的黑布夹衣,头上裹着白毛巾,一副老实人家的模样。

身边的邢燕子和董加耕打扮也很朴素,典型的知青仪表,而大庆油田"铁人"王进喜那张黝黑的脸上则写满了自豪。

会场内只是一间不大的房子,摆设也很简单,毛主席为了不浪费国家资源,这次宴会的费用全部来自于他自己写稿子的稿费,"今天既不是做生日,也不是祝寿,而是实行'三同',我用我的稿费请大家吃顿饭,"主席笑着说道。

宴会伊始,主席就彰显了亲民本色,他注意到坐在身边的邢燕子和董加耕,那双饱经沟壑的眼睛里满怀慈祥,不时给他们夹些菜肴,嘴里还念叨着"你们年轻,农村来的,多吃点",待人以真诚相待,这份质朴的关怀温暖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

席间,毛主席与陈永贵亲切交谈,对他"搞出大寨"的成就连声赞许,但也语重心长地告诫"不要翘尾巴",这几个字道出了他对官僚主义的警惕和戒骄戒躁的期许。

当话题转到报刊时,毛主席获悉《参考消息》报纸在基层传阅存在困难后,便立刻嘱咐周总理"要多印一些份数,字体再大一些,方便群众阅读",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他对基层群众的需求如此关注入微,确实难能可贵。

更让人感动的是,毛主席在宴会上不止一次提到要向王进喜学习,勉励大家向这位"铁人"看齐,当晚临走时,他还特意叮嘱王进喜"要继续奋斗",作为党和人民的领袖,能这样从心底佩服平民英雄,实在是人格的极大彰显。

正所谓"最高的经验就是永远与人民群众同甘苦、永远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这个短暂而温馨的夜晚,毛主席用行动诠释了这一睿智箴言,他宁愿穿补丁背心,也要节俭开支;他谦卑尊重每一位平民英雄,待之如上宾,他时刻关注基层声音,体恤基层疾苦,这就是伟人的睿智,这就是大家风范。

天将黎明时分,宴会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离开前,毛主席亲手给每一位贵宾发了一个鲜红的苹果,这份质朴馈赠恰如其人纯朴真挚,谁也想不到,这个本该是老人家寿辰的日子,却成了一场共同缅怀英雄、鼓舞士气的特殊盛会。

离开人民大会堂,每个人心中都怀揣着对伟人的无限敬意,一个个身怀绝技的平凡人,因为得到了领袖的亲自嘉勉,从此将信心和斗志燃放得更加熊熊燃烧,而毛主席的高尚情操,也将永远镌刻在人民群众的心田上。

这就是伟人与平民的交会,这就是导师与学生的谆谆教诲,小小一场生日宴,却传递出无穷的哲理,升华出对人民群众的至高敬意。

我们应当学习这种朴实无华、与民同乐的品质;学习这种永不自满、勤勉务实的精神,让我们以无比虔诚的心,缅怀那个本该长寿但生不逢时的伟人,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

0 阅读:116

猜你喜欢

时说历史

时说历史

时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