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良:如果民主制度沦为党争工具,那他的进步意义何在呢?】最近国际上有两个国家

孙王良评 2025-04-05 09:31:10

【孙玉良:如果民主制度沦为党争工具,那他的进步意义何在呢?】

最近国际上有两个国家的民主模式引起我对西方民主制度的反思,一是美国总统特朗普重新上台,全部推翻拜登政府的政策,报复、打压民主党,并且想走上扩张之路,觊觎加拿大、格陵兰岛、巴拿马运河甚至中东的加沙,让整个世界瞠目结舌:这还是那个被称为“民主灯塔”的美国吗?二是韩国政坛的巨变,韩国总统尹锡悦被弹劾下台,并且有被判重刑的风险。韩国与美国一样,执政党与在野党的“民主竞争”,已沦为党争工具,欲置对方于死地的那一种。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回归与韩国总统尹锡悦的政治危机,如今已陷入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我在想,美韩“民主模式”已使国家陷入有可能分裂的困境,民主是一个好东西,可以达到两个党派互相制约的目的,不致于执政党“专制独裁”。但如果制约过度了,负面作用也是相当明显的,就是执政党无法有效执行其政策,大大影响国家治理效率,甚至最后会分裂国家,使国家解体,目前美韩在内外压力下就面临这样的分裂困境,我认为是有这样的巨大风险的。

拿美国来说,美国共和党与民主党的对抗已全面升级,利用现在手中掌握的权力形成了特朗普对拜登集团“痛打落水狗”一样的态势,而拜登集团也不会甘于被打压,反抗也是相当激烈的。特朗普想执行他的政策,势必会遭到民主党的严重掣肘;韩国也是一样,尹锡悦的政治危机始于2024年底的戒严令事件,韩国国内分裂为两大阵营:保守派支持尹锡悦的“强硬安保路线”,而进步派则力推共同民主党领导人李在明主张的“半岛缓和政策”。首尔街头持续数月的示威游行与通宵集会,暴露出韩国社会在安全、外交与经济政策上的深刻对立。李在明二审无罪改判更激化了矛盾,导致政府决策陷入瘫痪,最终尹锡悦被赶下台,成为第二位在任期间就被弹劾下台的总统。

美韩国内的动荡局势,本质上是两国民主模式在危机中的投射。这种国内政治分裂暴露了西方民主制度的脆弱性。在美国,民众在两个老头之间进行选举,相当于被迫挑两个“烂柿子”,其实哪个也不满意,这给外界一种美国缺乏政治人才,已处于“日薄西山”的深刻印象;在韩国,尹锡悦弹劾案引发的街头运动,反映了民众对精英政治的信任崩塌。不管是美国还是韩国,执政党与在野党的严重对立已超越政策分歧,演变为身份认同的冲突。特朗普桀骜不驯唯我独尊的极端性格,进一步加剧了美国内部的分裂;尹锡悦亲美媚日的政策取向,并不符合韩国的主流民意,相当于自己为自己挖好了下台的坟墓。

所以我们观察,西方的民主已沦为权力博弈的遮羞布,在各自国内交织成一张充满不确定性的网,不管谁上台,都会产生“自危”心理。韩国有个“青瓦台魔咒”,大部分总统下台都没有一个好结果,或被枪杀,或被判刑,前总统文再寅能够归隐林下算是侥幸过关的。美国会不会也要陷入“白宫魔咒”危机,如果特朗普这次没有竞选成功,恐怕他早吃上牢饭了。美韩民主模式的困境,给人类出了一道灵魂拷问难题,每个国家都在喊“民主”,好像喊民主就是政治正确。但如何使国家治理进入真正的民主治理模式而不是富人的金钱游戏,如何使民主治理进入良性循环,使好的政策具有连续性而不是频繁地“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是政治家们应该深度思索的问题。民主并不是万能的良药,如果民主制度沦为党争工具,所谓的“民主”只是一块权力游戏中的遮羞布,致使内政外交政策失去国家理性时,这样的民主制度又有什么进步意义呢?

0 阅读:36
孙王良评

孙王良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