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故讨论到集体不信任智驾,这趋势越来越明显了 最近一有自动驾驶相关的事故,舆论的矛头几乎都会指向智驾系统,从个别事故的讨论,慢慢演变成了对整个智驾技术的不信任。大家开始怀疑,这东西到底靠不靠谱,甚至有些人觉得,智能驾驶就不该被推向市场。 技术发展需要敬畏客观规律 智驾的发展是建立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的,但它并不是万能的,安全问题更不能被忽视。不管是车企还是媒体,都不能只盯着宣传和流量,而忽略了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如果对风险掉以轻心,那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历史已经证明,过度追求速度,忽视安全和规范,最后的代价总是很惨烈的。 短视的市场,短视的舆论 但现实是,大家似乎都不愿意考虑五年后的事情了。市场关注的是眼前的销量,媒体关注的是流量,消费者则是希望立刻看到完美的智驾体验。短期内,智驾技术的争议只会越来越多,而行业该怎么走,似乎也变得更难抉择——是继续推进,还是放慢脚步?是坚持投入,还是选择妥协? 说到底,问题并不只是智驾行不行,而是整个行业和市场,是否愿意给它真正成长的空间和时间。 毕竟,所有的新技术都会经历争议,而决定它们能走多远的,往往是整个社会的态度。 智驾≠自动驾驶 是智能驾驶辅助 智驾安全革命 智驾责任
尴尬了,一个PPT竟将自研自动驾驶的车厂的老底给揭开了!在2025年的中国电动
【19评论】【2点赞】
东山
全民有个误区,认为用智驾当做智能辅助驾驶的简称是合理的,其实这是不对的。智驾=自动驾驶,智驾不等于智能辅助驾驶,所以现阶段用智驾就是忽悠小白鼠。各位自己体会一下,智驾和智能辅助驾驶意思一样吗?智能辅助驾驶能简称智驾吗?
东山 回复 04-05 20:25
智驾,意思是智能驾驶,而不能是智能辅助驾驶,后者更应该简称辅驾或智辅驾。简称智驾,完全不合愿意,所以有欺骗消费者之嫌。
用户10xxx02
早就说过,这就是一个资本骗局。所谓的高科技电车,前身都是什么江淮金杯之类连个车壳都造不好的车企,摇身一变就成高科技了。有本事让电车去参加个赛车或者拉力赛啊,最起码你得做个碰撞测试啊。其实就是一群死骗子,移动棺材盒你值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