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万简历争抢1700岗位?中核集团这波操作为何翻车? 昨天中核集团公众号一篇推文炸了锅!"收到近120万份简历"的喜报配上满屏星星表情,评论区却瞬间涌入上万条愤怒留言。当企业把求职者的焦虑变成KPI炫耀,这场魔幻现实该让我们思考什么? 1730个岗位背后,是每685人争夺1个席位的残酷比例。当国企用"简历收到手软"的凡尔赛式宣传时,刺痛的是无数投递石沉大海的求职者神经。网友犀利评论:"该骄傲的是创造岗位,不是收割简历"。 删稿动作背后藏着更深的现实:就业寒冬里,连央企岗位都成稀缺资源。这120万份简历里,藏着海归硕士、985学霸,也有被困在35岁门槛的中年人。当"稳定饭碗"成为全民追逐对象,或许我们都该重新审视职场生存法则——先握紧手中筹码,再谈诗与远方。 这场舆论风暴给所有企业上了一课:在民生焦虑面前,任何脱离群众感知的宣传都会反噬。就业市场回暖需要更多务实行动,而非冰冷的数据狂欢。
120万简历争抢1700岗位?中核集团这波操作为何翻车? 昨天中核集团公众号一
在森林聊社会
2025-04-06 10:14:01
0
阅读: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