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日本建筑遗存,西本愿寺遗址,进去看了看,现在内部似乎是家西餐厅历史知识

水岛主 2025-04-08 17:36:10

上海的日本建筑遗存,西本愿寺遗址,进去看了看,现在内部似乎是家西餐厅 历史知识

位于上海市虹口区乍浦路455号和471号,靠近武进路口。它原为日本佛教净土真宗西本愿寺的上海别院,是一座具有独特建筑风格的历史建筑。

历史沿革

• 早期历史:西本愿寺上海别院最初设立于1906年,位于文监师路(今塘沽路)114号,1907年开始对中国人传教。

• 迁建与重建:1931年,由日籍建筑师冈野重久设计,岛津工作室承建,别院迁至现址并重建。建筑采用印度佛教的建筑风格,模仿印度阿旃陀石窟。

• 抗战胜利后:抗战胜利后,寺院一度被用作“和平博物馆”,存放中国战场阵亡日军的骨灰坛。后来,寺院被中国政府接管,新中国成立后曾改作海运局宿舍。

• 现状:1999年9月28日,西本愿寺旧址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目前由虹口体育发展实业公司使用。

建筑特色

• 整体风格:西本愿寺旧址是一座通体白色的东洋建筑,形制为印度窣堵坡式样。

• 装饰细节:建筑外立面有马蹄形的拱形大厅,沿街东山墙置大的拱形火焰形券面,券上饰莲瓣浮雕,券下缘为禽鸟浮雕的带饰。券下原有七只大象浮雕和两尊坐式菩萨,但在特殊年代中被敲毁。券下还有三行,每行七朵莲花浮雕,朵朵形态不同。

• 其他特征:北面有拱券门厅,拱券立面饰半圆形浮雕。

历史意义

西本愿寺上海别院不仅是日本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点,也是日本侵华历史的见证。抗战期间,该寺曾藏有大量军火,并为侵华日军举行“和军大超度”活动。如今,它作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见证了上海的历史变迁和多元文化的交融。

信息来自kimi

0 阅读:34
水岛主

水岛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