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周养浩被特赦。重获自由后,周养浩提出:“我想去台湾投奔老蒋!” 谁知他刚准备出发,蒋介石就死了。
周养浩有着 “书生杀手” 的称号。之所以有这样的称号,与他的经历有一定关系。
周养浩是浙江江山人,与戴笠、毛人凤同乡。基于这层关系,他在军统混得游刃有余。
当然,他之所以能混到军统少将这一职位,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即他是上海法学院毕业生。
只是没想到,这位学法律、原本应该维护正义的人,却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他与徐远举、沈醉一同被称为 “军统三剑客”。
在三剑客中,周养浩之所以受蒋介石欣赏,除了他拥有高学历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即他心狠手辣。 他参加了多起刺杀行动,无数革命志士被他残害,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他策划了对杨虎城的暗杀。
1949年,李宗仁出任代总统,决定释放杨虎城等关押的犯人。老蒋得知后,便有了除掉杨虎城的想法。 西安事变后,杨虎城一直被老蒋囚禁在贵州。老蒋败退台湾前,妄图对一些重要人物进行迫害,其中就包括杨虎城。
除掉杨虎城的罪恶任务,老蒋交给了毛人凤。而毛人凤则将这一任务交给了周养浩。之所以交给周养浩,毛人凤是利用了他与杨虎城表面上较为亲近的关系。
杨虎城被囚禁后,周养浩时常来找杨虎城谈心打牌,两人几乎无话不谈。 表面上,周养浩对杨虎城装作十分敬佩,说了不少冠冕堂皇的话,这让身处绝境的杨虎城感到了一些友善,也对他产生了好感。 但在这些套近乎的行为中,暗含着危险。渐渐地,杨虎城对周养浩放松了警惕。
一天,周养浩对杨虎城说:蒋介石要与他在重庆会面。出于信任,杨虎城没有任何犹豫,便带着家人从贵州来到了重庆。
谁知,抵达重庆戴公祠后,几名特务冲进来,将杨虎城和家人一起杀害。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周养浩为了讨好蒋介石,可以说是愚忠。在军统中,不止他这样,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以及自身的生存,往往就会不择手段。
1949年12月,对周养浩来说十分难忘,他竟然被内部的人检举了。
这个检举他的人就是沈醉。
9日这天,云南省主席卢汉决定起义。此时,沈醉被派往云南任职,处于被边缘化状态。参加卢汉的会议时,被人扣押,成了俘虏。关键时刻,沈醉为了保住自己的命,打算戴罪立功,于是便检举了周养浩和徐远举。
当时,周、徐二人正准备逃到台湾,经过昆明时,却因沈醉的检举,被起义部队扣留。就这样,周养浩被关进了战犯管理所进行改造。
在管理所,周养浩拒不认罪,凭借学法律的出众口才,与审讯官进行狡辩,试图解脱自己的罪行。
后来,在劳动改造中,他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他见身边的战犯都积极改造,他也开始积极参加劳动,对过往有了一些反思。
但他却是反复无常的。他时常会怀念追随老蒋的日子,他甚至在狱中吟诵诗词,表达对老蒋的这种怀念,这也就导致他在特赦时,依旧想追随老蒋。
1975年3月17日,周养浩被特赦。
其实,早在 1959 年,杜聿明、宋希濂等战犯已经被特赦,但由于周养浩关押期间不配合,前几期的特赦名单里都没有他的名字。他也因此心灰意冷过,甚至,他以为自己这辈子就在狱中度过了。
谁知,到了1975年,毛主席觉得,这些人年事已高,即便释放他们出狱,他们也掀不起风浪,于是便下令将所有战犯都特赦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周养浩才重见自由。
当时,有一项特别规定:“凡愿意回台湾的,报统战部、公安部办理。”
工作人员询问周养浩时,他竟很肯定地回答:“我要去台湾,投奔老蒋!” 在他看来,自己这辈子都对老蒋忠心耿耿,自己前往台湾,老蒋肯定会收留自己的。
当年4月,周养浩带着通行证和我党发放的港币,前往了香港。但谁知道,他刚抵香港,准备前往台湾,就接到老蒋病逝的噩耗。
得知消息后,他心想,这些年若是在狱中早点悔改,或许早就被特赦,也不至于赶上老蒋病逝。可如今蒋经国接手台湾事务,他心里的空拉拉的。
可是,既然已抵港,他还是希望能寻找到一丝转机,便委托朋友征询蒋经国的意见,谁知,蒋经国根本不给他面子。蒋经国担心他是大陆派来监视自己的,在关押期间已经被 “同化” 了,于是,便拒绝了他的请求。
此时,周养浩还有一条退路。他可以选择回到大陆,因为工作人员曾在他离开前告诉他,随时可以回来。但周养浩却担心自己曾经犯下的罪行会再次遭到清算,再者说,他也无脸面对大陆。
无奈之下,在香港待了140天后,周养浩前往美国,投奔了小女儿。在美国,他过上了拮据的日子,只能靠朋友的接济维持生计。
晚年,他对我党的政策心怀感激。有记者采访他,提到战犯段克文污蔑我党虐待战俘时,周养浩怒了,他竟破口大骂段克文没良心。在周养浩看来,自己能和小女儿在美国团聚,必须感谢共产党的伟大政策。
此时的周养浩,显然已经从 “书生杀手”,变成了一个对毛主席充满感激的人。1990 年,周养浩病逝于美国,享8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