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1月28日,就在日本准备攻占上海的时候,我们的军队当中却出了一个妖孽人物,甚至还下了一个令日本人胆寒的命令。一时间,战场上遍地都是死相凄惨的矮个子日军。
日本鬼子入侵之后,蔡廷锴就打算带着三万多兵力驰援东北去抗战,但是还没等蔡廷锴展开具体的行动,日本人就对上海虎视眈眈,顿时上海的局势变得非常紧张。
在这种情况下,蔡廷锴也知道自己走不开了,当下只有组织一切力量准备迎接日本鬼子的袭击。果然没过多久,日本人就对上海动手了。
结合之前东北的成功经验,日本人更是夸下了海口,说是拿下上海仅仅只需要4个小时,但日本人不知道的是上海和东北并不一样,之所以不一样,完全是因为蔡廷锴现在正在上海。
当日本人动手的时候,蔡廷锴直接就向全国发出了通电,表示自己一定会死战到底,就算是战至最后的一兵一族也绝对不可能退缩。虽然打得异常艰难,但是蔡廷锴却在上海地区整整撑了一个多月。
日本鬼子也由于最开始的轻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战场上每天都有数不清的日本士兵倒了下来。因此在当时的战场上,每天虽然我们的伤亡比例特别大,但是日本人的尸体也变得越来越多。
这么长时间的作战也把日本人打懵了,在这期间他们曾经更换过主帅,也更换过作战方式,尽管伤亡比例在不断扩大,但上海依然没有拿下来。
日本人方面也开始打听在前线的指挥者究竟是谁?是谁拦着他们不让打进去?其实蔡廷锴投身革命的时间非常早,最开始是跟着孙中山一起闹革命的。
在1922年的时候,蔡廷锴就已经成为了连长,并且带领着全连曾经通过急行军的方式快速的拿下敌人的据点,因此也立下了大功。随着蔡廷锴不断展现自己的军事才能,所以在军队当中的职务和地位也就越来越高。
1926年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团长,而1930年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军长,当时带领的第十九陆军,手底下一共3万多人。
要不是后来日本人对上海动手,蔡廷锴可能就去东北了。为了尽快的拿下上海,日本人在这期间也不断的增兵,蔡廷锴的情况也变得越来越危急,但是国民党在当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并不愿意在上海和日本人搞大决战。
眼看国民党根本指望不上对方,压根就不打算真正的抗日总是采取不抵抗的策略,而且在针对红军的时候,他们下手是特别狠的,所以蔡廷锴深深的知道依靠国民党是没有未来的。
因此在和众人商议之后,蔡廷锴就打算做一件大事情。这件事情最终爆发的时间是在1933年11月20日,在历史当中被称为福建事变。
之所以这么做,是打算建立一个全新的政府,建立一个和红军一起抵抗日本鬼子侵略,同时对抗蒋介石的政府。
这个政府的名字是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这个事情一出全国震惊,但是这时候福建的局势却并不好,因为蒋介石的嫡系已经几乎把福建残团围住了。
最终在这件事情之后,蔡廷锴只能被迫前往海外战士躲避,不过随后又辗转回到了香港。
到了香港之后,蔡廷锴也并没有放弃,开始积极促进抗日事业,并且不断通过自己的各种努力去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在抵抗日本人的侵略以及反对国民党残暴统治的过程当中曾经做出过突出的贡献。
不过这时候蔡廷锴由于已经没有了军权,所以虽然有满腔的热血和抱负,却没有机会和舞台给他施展。
虽然失去了军权,但是蔡廷锴也一直在后方坐着努力。希望能够对抗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尽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
虽然蔡廷锴并没有真正的加入我党,但蔡廷锴也是一位真正的爱国人士一直,不管是在抗日战争的第1线还是在我们看不见的后方都在默默的为国家为民族尽自己的努力。
所以当我们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也不会忘记蔡廷锴,主动邀请蔡廷锴担任许多部门的重要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