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蒋介石点名让蒋鼎文监斩国民党元老陈仪,行刑前,蒋鼎文特意让手下给陈仪

时说历史 2025-04-26 08:26:42

1950年,蒋介石点名让蒋鼎文监斩国民党元老陈仪,行刑前,蒋鼎文特意让手下给陈仪送去食物,没想到陈仪却并不领情,还说:“我不需要这些东西,赶紧开始吧!”

1950年蒋介石获悉了陈义的密信,知道陈仪想要帮助解放军的心,对此事,蒋介石非常气愤。为了不打草惊蛇,蒋介石派人秘密的抓捕的了陈仪,之后根本没有再见这位他一直信赖有佳的人。

陈仪的事情已经是板上钉钉的,根本没有什么回旋的余地,剩下的不过就是等时间,看蒋介石什么时候下决心。

很快间蒋介石便下令,让蒋鼎文作为监斩,负责监督国民党元老陈仪行刑。为什么蒋介石要让蒋鼎文负责陈仪行刑,这其中是有一定原因的,主要的原因就是蒋鼎文和陈仪相熟,但是两人的关系却很微妙。

说起陈仪和蒋鼎文就要提到曾经的浙江都督蒋尊簋。蒋尊簋出身名门,和陈仪是关系不错的朋友,两人家境差不多,又同去日本留学,后来又一同加入了国民党。

可以说蒋尊簋和陈仪的关系是非常好的,也正是如此关系才让陈仪在后期有机会展露才华,得到蒋介石的赏识。

蒋鼎文是蒋尊簋的同乡,他家境一般,但是从学生投身军营,又有同乡关系,很快得到了蒋尊簋的照拂。

蒋鼎文也因此经常出入蒋尊簋的家中,从而与陈仪相识,私下里这三人关系很好,加上陈仪后期得到蒋介石的重视,所以三人的仕途之路一路畅通无阻。

蒋鼎文和陈仪相识并不代表两个人没有矛盾。福建事变的时候,事发突然,蒋介石便下令由在当地的蒋鼎文全权负责。

蒋鼎文不负众望,事变处理的很好,蒋介石对此也很满意。很多人都猜测,此后蒋鼎文定然是福建省政府主席的位置。

让人意外的是,蒋介石将陈仪派过来,仅仅让蒋鼎文作为福建绥靖区主任。

虽然陈仪的推荐是好意,但是蒋鼎文对此却很是不满。加上后期两人对于区域内剿匪计划方面的分歧,最终导致两人关系破裂,互相的矛盾越来越深。

其实,曾经蒋鼎文也是帮过陈仪的,记得一次陈仪被共产党军队堵截,还是蒋鼎文出兵福建稳住局面,没想到的是,这边蒋鼎文刚离开福建,那边陈仪便将福建内部人员清理个干净,目的就是一个蒋鼎文的人都不留。

既然蒋鼎文和陈仪是有过节的,那蒋介石让他来负责陈仪行刑是不是有目的?可以说蒋介石是比较小心眼的,他地区怀揣着自己的目的、蒋介石当初任命省长时候就想打两人不和,所以才会让他们一起共事,目的就是互相挟制。

而此次,行刑由蒋鼎文负责不放就是表达自己对陈仪的不满,想让其最后也要难受一把,不得不说,蒋介石真是有点小肚鸡肠。

原本蒋介石对陈仪是很重视的,陈仪能力出众,又是国民党的老人,为什么最后会让蒋介石厌弃?陈仪又是怎么被发现要投诚共产党军队的?

陈仪是国民党人士,但是他也是爱国的人。日军屡次侵犯我国领土,致使中国人民饱受战争的灾难,这些陈仪都是按在眼中,记在心中,他对日军的仇恨日益增加。

可是蒋介石的观念中,“攘外必先安内”的想法让蒋介石的命令变得格外的不给力,对待日本的态度也狠狠“暧昧”。

甚至有一次在日军攻打我国的时候,还要让陈仪去台湾参加日本组织的活动,陈仪本不想去,可是碍于蒋介石的命令,他只能去。

结果此事被当时的媒体大肆报道,很多群众得知后对陈仪叫喊和辱骂,大喊“陈仪是大汉奸”这些声音让本来就难受的陈仪对蒋介石更是不满。

后来的几次行动,陈仪都严辞拒绝蒋介石的命令,最终导致蒋介石对陈仪意见越来越大,想要将其除掉。

1948年,陈仪发现国内内战的局势已经很明显了,便又了想要投诚的意思。可惜此时的陈仪没有实权,只能求助于汤恩伯,想要让其和自己一起投诚,并笃定汤恩伯会听他的话,定然会帮助解放军顺利的渡江。

陈仪之所以这么相信汤恩伯,主要是因为汤恩伯能有今天的地位劝是依靠陈仪,正是陈仪的帮助他才能成为国民党军队中和陈诚等人齐名的人物。

另外,汤恩伯和自己家族众人联姻,又多次表示对自己的马首是瞻的决心。陈仪确认任何人都能背叛自己,但汤恩伯绝对不会。

可惜的是,陈仪最信任的人却毫不犹豫的出卖了他。汤恩伯接到陈仪的信很是害怕,他知道当时的情况。

可是自己在国民党中正是前途大好的时候,最终汤恩伯为了自己的地位,选择出卖陈仪,将陈仪的密信交给了蒋介石。最终陈仪被蒋介石秘密抓捕,后被蒋鼎文监督行刑。

虽然蒋鼎文和陈仪又过节,但是他们相识多年,还是有感情,他为陈仪准备好酒菜,想要送他一程。

陈仪却拒绝了,只接受了衣服,并对蒋鼎文道:“若是念旧情,请给我个痛快。”就这样陈仪被击中头部殒命,而出卖他的汤恩伯也没有得到好的结果。

0 阅读:62
时说历史

时说历史

时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