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君集因策划谋反被抓,即将问斩,李世民来到侯君集面前抹着泪说:“朕不愿意杀你,可

百年战争录 2025-04-09 11:03:32

侯君集因策划谋反被抓,即将问斩,李世民来到侯君集面前抹着泪说:“朕不愿意杀你,可群臣不许留你性命,如今你还有什么心愿吗?”侯君集闭上眼睛,面容悲痛地说:“还请陛下放过我的儿子,好让他能在我灵前守丧。” 李世民含泪答应了他的请求,对于李世民来说,侯君集是李唐王室的大功臣。当年李世民讨伐吐谷浑,将李靖封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侯君集是李靖的副手。当时侯君集根据当地的地形,向李靖献上良策,最终大败吐谷浑。 李世民对侯君集大加赞赏,还赐予了他高官厚禄。侯君集行伍出身,懂得打仗,却没什么文化。不过他并没有居功自傲,也没有蔑视文人,反倒开始虚心学习文化知识,之后他学有所成,能够积极参与朝政。 一时之间,朝野上下对侯君集赞誉纷纷,都称赞他能文能武,上马能拿刀枪,下马能驭笔墨,是少有的人才。 贞观十三年,高昌国的国王轻视大唐,还擅自断绝了与大唐之间的贸易往来。李世民大怒,任命侯君集为大总管,命他带领大军讨伐高昌国。高昌王认为高昌国的地理位置足够偏远。周边还有大面积的沙漠,便轻视了大唐军队的战斗力。 更不巧的是,等到侯君集带着大军赶到时,高昌王已经病死了。侯君集没有直接开战,而是多次劝降,但新王始终拒不投降,最终在侯君集的指挥下,高昌国灭了。 侯君集俘获了一大批人,还得到了高昌国的国宝,他的人生就在此时发生了微微的转变。原本这些宝贝都是应该上交给李世民的,但侯君集看到那宝贝十分罕见,而且价值连城,便偷偷将宝贝占为己有了。 他的事做得不够隐秘,手下的将士们见此情况,纷纷贪念大发,也借此机会偷盗宝贝,把事情闹大了。班师回朝后,朝中有人已经参了他一本。李世民也觉得侯君集此事做得猖狂,竟敢不上报朝廷就自作主张,于是干脆把他关到牢里关了几天。 李世民此举是在警示他,但侯君集没这么想,他觉得这是在侮辱他。他费尽力气灭掉高昌国,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只因为拿了几件宝贝就被关到狱中,属实令人心寒,他甚至心中生了反心,但也只是个小火苗罢了。 两年后,侯君集被派到洛阳做官,他便更加不满。下朝后,他找到同僚张亮询问:“我为何会被排挤?”张亮十分诧异,反问道:“因为公务在外做官怎能说是排挤?” 侯君集却听不进张亮的话,反而语气偏激地说:“我千辛万苦平定一个国家,回来却被下狱,这不是排挤是什么?再这样下去我还有什么生路,你能造反吗?我可以与你一同造反。” 张亮面容震惊地看着他,随后便急匆匆地走了。张亮快步跑到了李世民面前,喘着粗气将侯君集的话重复了一遍,断言道:“侯君集要造反!”李世民却摇摇头说:“此乃你二人私下之言,也无证据,还是不要追究了。” 按理说,这是李世民放了侯君集一马,但侯君集却不知道,他依旧心中愤愤不平。很快太子李承乾就派人联系上了侯君集,因为当时李世民很宠爱魏王,李承乾觉得魏王已经威胁到了自己的位置,为了避免皇位落入魏王之手,李承乾决定主动出击。 恰巧侯君集的女婿就在东宫当差,李承乾便让他将侯君集拉到了东宫,准备共谋大事。侯君集见到这样的机会,自然不会拒绝,他当场就拱手对李承乾说:“臣愿为太子效劳。” 但是侯君集比李承乾预想的还要贪心,侯君集打算先帮助李承乾起事,再控制住李承乾,到时候自己就能手掌大权。二人还没来得及行动,齐王李祐居然先反了,很快李祐就被杀。 谁知李祐临死之前竟然供出了李承乾,得知李承乾要谋反,李世民心痛至极,难以置信。他连忙派出自己的心腹大臣调查此事,最后的结论让他如遭雷击,调查结果只有四个大字:反形已具。 李承乾被抓,侯君集自然也跟着入狱。李世民想到侯君集为大唐立下的汗马功劳,一时之间不忍心杀掉他,大臣们却纷纷谏言,建议李世民一定要杀掉侯君集,以除后患。 于是李世民带着侯君集谋反的证据,亲自来到了狱中,流着泪询问侯君集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在侯君集说出心愿后,李世民也没有出尔反尔。      

0 阅读:40
百年战争录

百年战争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