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忠:以血荐轩辕的抗战军魂 1940年5月16日,湖北宜城南瓜店的枪炮声渐歇。

乃婕 2025-04-09 11:26:10

张自忠:以血荐轩辕的抗战军魂 1940年5月16日,湖北宜城南瓜店的枪炮声渐歇。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身中7处枪伤,仍倚着一块岩石怒目圆睁,手中的佩刀还保持着劈砍的姿势。当日军士兵从他口袋里翻出染血的笔记本,只见最后一行字迹力透纸背:“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可告无愧,良心平安!” 这位出身山东临清的西北汉子,曾因1937年奉命留守北平与日军周旋,背负“汉奸”骂名。但他忍辱负重,在给战友的信中写道:“今日之委屈,终有一日能洗净。”1938年临沂战役,他率59军星夜驰援,与日军板垣师团血战七昼夜,用刺刀拼出“临沂大捷”,首次洗去身上污名。此后每逢恶战,他必亲率精兵冲锋,留下“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的名言。 枣宜会战打响时,张自忠不顾部下劝阻,坚持亲率两个团渡河督战。5月15日,所部被万余日军包围在南瓜店。面对敌机轰炸与步兵合围,他始终站在最前沿指挥,左臂中弹仍高呼“兄弟们,死守阵地!”直至胸部、腹部接连中弹,副官含泪劝他后撤,他却踢开递来的担架:“我是总司令,今天就是死,也要死在阵地上!”临终前,他艰难转头对卫兵说:“我这样死得好,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心里都平安……” 将军殉国的消息传至重庆,时任国民政府领导人蒋介石亲自主持追悼会,扶灵落泪。1940年5月28日,灵柩抵达重庆时,十万市民自发涌上街头,挥泪祭奠。人群中,有位老妇人揣着家中仅有的几个鸡蛋,颤巍巍放在灵柩前:“张将军是为咱老百姓死的啊!” 张自忠的牺牲,是中国军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最高写照。他用生命洗去了所有误解,让“汉奸”之名化作“民族英雄”的丰碑。毛泽东亲题“尽忠报国”挽联,周恩来撰文称其为“抗战军人之魂”。如今,襄阳烈士陵园的张自忠雕像依然昂首挺胸,目光凝视着当年浴血的方向——那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记得这位用热血书写忠诚的将军,记得他用生命践行的誓言:“吾一日不死,必尽吾一日杀敌之责!” 从背负骂名到血染沙场,张自忠的人生轨迹,是一曲悲壮的英雄交响曲。他倒下的地方,盛开着漫山遍野的杜鹃花,那是民族精神永不凋零的绽放,是后世子孙永远铭记的血色丰碑。#春日生活打卡季# #抗战历史收集与铭记#

0 阅读:3
乃婕

乃婕

乃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