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35钢盔下无懦夫,德械师(六)
范弗里特的饭量
2025-04-09 15:03:11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民政府军政部直接担负起“调整”职责,并于1937年3月挑选出第三批的10个部队进行整编。这10个师是由军政部长何应钦亲自挑选并呈报蒋介石批准的,它们的成分也相对复杂。比如第1师和第78师是代表黄埔标杆的胡宗南嫡系,第98师是陈诚土木系部队,第51师原是军政部补充第1旅,第58师原为由浙江省保安部队改制为国防部队的实验性部队,第5师、第13师、第16师和第85师都是由杂牌演变而来的中央军旁系部队,第56师则是标准的皖系杂牌。
和第二批调整师所要面对的问题相同,部队无装备可换,只是先调整部队编制,装备需要由已经具备仿制能力的兵工厂以及与德国的后续订单,在之后的半年到一年中陆续解决。有鉴于此,国民政府不得不继续追加订单,如再次订购10万支步枪、1.2万挺轻机枪,
另外又订购了50万套防毒面具。但由于抗战全面爆发,这些装备或是减少订单,或是因中德合作中止而无法运抵中国。
1937年6月,在第三批调整师因装备问题无法完成“调整”之际,第四批调整师根据年初的计划开始调整了。全部从被中央收编的东北军中挑选。同第三批调整师一样,第四批的10个师依然是从编制着手。但一个月后抗战即全面爆发,第四批的10个师仅调整完编制,武器装备全无更换。原本计划的60个调整师,只有20个完成了调整,10个调整到一半,10个刚开始就夭折,后两批则再无调整可能。
1938年2月,纳粹德国宣布承认伪满洲国,同时宣布不再接受中国留学生赴德学习军事、禁止向中国销售武器。同年6月,德国政府严令德国顾问归国,不归国者以叛国罪论处。7月8日,德国顾问在广州挥泪返国。中德军事合作遂告中断。
1941年7月1日,德国宣布承认南京汪精卫伪政权,中国与德国断交。1941年12月、美英苏中对德意日心国联合宣战,中德成为敌对国家,直至二战结束。(待续)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