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3年朱元璋下令将蓝玉处斩,蓝玉忍不住大骂道:陛下好算计,太子一死就说我谋反

邈星河游 2025-04-09 15:48:19

1393年朱元璋下令将蓝玉处斩,蓝玉忍不住大骂道:陛下好算计,太子一死就说我谋反,这分明是诬陷。朱元璋大怒道:“追加诛蓝玉三族” 蓝玉作为常遇春的妻弟,常遇春的推荐使得蓝玉进入了大都督府。 在常遇春去世后,蓝玉失去了最强大的靠山。 1371年,蓝玉与傅友德一同出征四川,他在此次战役中不仅击败了敌人,还成功抢先进入蜀地。 随后,在攻占兴和和云南的战役中,他不仅亲自指挥,还取得了显著的战绩。 1388年,蓝玉在捕鱼儿海大败元朝残部,这场战役让他一举成名,甚至被比作汉朝的名将卫青和霍去病。 朱元璋为表彰他的功绩,封他为“梁国公”,并赐予免死铁券。 在凯旋的路上,途经喜逢关时,他未按照规定,强行要求守关将领放行,在被拒绝后更是发动了攻击。 此外,在回程途中,他不顾身份,亵渎了被俘的蒙元王妃,导致王妃羞愧自尽。 朱元璋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将其封号由“梁国公”改为“凉国公”,并在其免死铁券上镌刻了他的过错。 然而,庆功宴上,他酒后失态,公然训斥将领,言辞嚣张,甚至与冯胜、傅友德产生冲突。 这种狂妄的行为,堪称前所未有。 即便是与他并肩作战的徐达、常遇春等人,也未曾在朝中如此放肆。 在蓝玉功成名就之后,他还开始大肆敛财,私下为家人谋取利益。 他还涉及贪污盐引,侵吞了大量白银,甚至做出抢夺民田等恶行。 尽管朱元璋在治理上严苛,但蓝玉未曾受到即时惩处。 常遇春是太子朱标的岳父。 蓝玉也与太子朱标的关系格外亲密。 在他得知燕王朱棣有反心时,他及时提醒太子朱标。 1392年,朱标因病去世。 朱元璋原本对蓝玉虽有不满,但因太子朱标的庇护,他始终未对蓝玉下狠手。 然而,太子去世后,蓝玉失去了最后的保护伞。 为了确保朱允炆能够稳固政权,朱元璋决定除掉蓝玉。 蓝玉最终于1393年因谋反罪被处死。 按理说,像蓝玉这样的大臣,按常规程序审理,可能需要数年的时间。 然而,蓝玉不死,必然会成为朱允炆的眼中钉。 蓝玉死时怒指天骂朱元璋不念旧情。 胡惟庸也因为狂妄自大被朱元璋清除。 洪武十三年,明太祖朱元璋以宰相胡惟庸谋反为由,将其处死,并株连九族。 这一事件涉及三万余人。 公元1355年,朱元璋还处在江山未稳的阶段。 胡惟庸当时不过是一个地方小官,担任着信件撰写、管理公务等职位。 但胡惟庸在这动荡时期选择了投身朱元璋的麾下。 初期,胡惟庸在后宫文官之间打杂。 洪武六年,胡惟庸开始在李善长的推荐下进入右丞相的位置。 四年后,他顺利晋升为左丞相。 此时,胡惟庸开始控制朝政事务。 百官的奏章和上报的工作报告,几乎都要经过他亲自审核,并且他常常屏蔽任何对自己不利的内容。 胡惟庸甚至将贪污腐败、结党营私视为理所当然,许多无才之人只要送上金钱或者名马,就能顺利获得官职。 胡惟庸的暴行并未得到朱元璋的及时制止。 他不仅继续贪污,还排除异己。 徐达等将领曾在朝中提出警告,指责胡惟庸专横跋扈,甚至有大将公开上奏,指出他与外国势力勾结。 朱元璋虽然察觉到胡惟庸的问题,但始终未曾立即行动。 洪武十二年,在占城使者来访时,胡惟庸竟然替皇帝完成了接见礼仪。 此举令朱元璋十分震怒,随即对胡惟庸进行了严厉斥责。 朱元璋清楚地知道,胡惟庸的权力已经如此庞大,单靠简单的制裁已无法应对。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的儿子在一次意外中死亡,胡惟庸愤怒之下杀死了驾车的车夫。 朱元璋得知此事后直接要求胡惟庸为此负责,拒绝了胡惟庸通过金帛赔偿的请求。 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胡惟庸仍试图通过上书告变来挽回局面,但朱元璋终于下定决心进行清算。 朱元璋不仅处死了胡惟庸,还开始了对朝廷内部大规模的清洗。 那些与胡惟庸有染的官员和势力,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逃脱。 最终,整起案件的牵连人数达到了三万余人。

0 阅读:104

猜你喜欢

邈星河游

邈星河游

邈邈星河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