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疼,救我”!沈阳16岁信息学奥赛选手,曾以接近满分成绩获得全国金奖并入

奇希谈趣 2025-04-09 17:53:27

“妈妈,我疼,救我”!沈阳16岁信息学奥赛选手,曾以接近满分成绩获得全国金奖并入选省队,如今却选择用跳楼结束自己生命,父亲随后发文暴露了真正原因。   在阅读过程中,大家有什么想法欢迎随时留言交流!   “妈妈,我疼,救我”——这是于行健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话,2025年4月1日,这位年仅16岁的沈阳天才少年从高楼一跃而下,用这样决绝的方式告别了这个世界。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被无数人羡慕的“学霸”会选择如此极端的结局。   回望于行健的求学之路,简直是开了挂的人生,初三时就拿下辽宁省信息学奥赛季军,随后更是以接近满分的成绩摘得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金奖。   去年,他又成功入选辽宁省队,全省排名第三,被老师认定是稳稳的保送种子选手。   在同学们眼中,于行健不是那种高冷的学霸,他温和、善良,经常主动帮助同学解决学习难题,每次班级活动,他都积极参与,还经常送出温暖的祝福。   这样一个暖心的大男孩,怎么会走上绝路?   转折发生在今年3月,一份竞赛名单的公布,让于行健的人生急转直下。   这次他不仅没能入选A类选手,甚至连B类都没进。   从云端跌落的打击,让这个一路顺风的少年无法接受,同学们发现,他开始频繁在教室里偷偷哭泣,整个人魂不守舍。   渐渐地,于行健对曾经热爱的学习失去了兴趣,连运动也不愿参与了,他的言行变得异常,却强撑着继续完成父母期待的一切。   其实有时候不是孩子接受不了平庸,而是父母接受不了孩子的平庸。   或许谁也没想到,在那个看似普通的清晨,当于行健像往常一样背起书包离开家门时,这竟是他最后一次与家人道别,当天下午4点40分,一声巨响彻底打破了小区的宁静。   成绩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既能让人光芒万丈,也能让人万劫不复,而这个曾经闪耀的天才少年,最终还是被光环的重量压垮了。   而直到于行健父亲发布的那篇祭文,人们才逐渐看清这个“天才少年”的另一面。   从小就展现出惊人天赋的他,被父亲形容为“灵童附体”,然而随着年龄增长,他却越来越难以适应这个世界。   在家里,于行健开始出现叛逆行为,特别是对待最亲近的母亲,态度变得异常生硬,他开始挑战各种规则,仿佛要刻意与这个世界对抗。   父亲在祭文中写道,儿子就像被“魔丸”附身,看不起这个世界的一切。   事实上,这个看似叛逆的少年,内心正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他不止一次向父母暗示,然而,这些细微的求救信号,却被当作成长中的必经阶段而忽视了。   有一位资深教育工作者在社交平台上评论说:“这哪是什么魔丸,分明是被压力压垮的孩子在绝望地求救。”   确实,当我们翻看于行健的社交媒体,会发现他曾多次发出“累”、“想休息”的感叹。   最讽刺的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这个被称为“魔丸”的少年,喊出的却是最本能的“妈妈救我”,这声呼喊,既是对生的渴望,也是对这个世界最后的眷恋。   教育不该是一场竞技比赛,更不该是一个榨干孩子天性的绞肉机。   从于行健的悲剧中,我们不得不反思,那些光环和期待,是不是太过沉重?那些被忽视的求救信号,本可以避免这场悲剧的发生。   或许,比起一个优秀的“天才”,我们更需要的是一个快乐的“普通人”,毕竟,活着本身,就比任何成就都更值得珍惜。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后点赞关注,谢谢!

0 阅读:240
奇希谈趣

奇希谈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