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个军阀家里出身的女子,最后却被自己伯父秘密杀害。 她死的时候,戴着生锈的手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2025-04-10 01:29:31

她是个军阀家里出身的女子,最后却被自己伯父秘密杀害。

她死的时候,戴着生锈的手铐,被埋在歌乐山金刚坡的一个碉堡下,尸体藏了26年才被人发现。

而她的女儿,用错了名字,整整找了她15年。

杨汉秀,1913年出生在四川广安的一个军阀家庭,她的伯父叫杨森,是国民党时期的重庆市市长。

她的父亲杨懋修,曾当过川军的补给司令,家里人都想让她嫁个官宦人家,过太太的日子。

但她打小就跟别人不一样,脾气犟,不爱听大人摆布。

13岁那年,她接触到一些共产党员,听朱德讲过话,说百姓苦,说国家不能总这么烂下去,她心里像是被点了火。

1939年,她瞒着家人离开广安,去了延安,为了不让人追查,她把名字改成了“吴铭”。

到了延安,她进了抗日军政大学,又去了鲁迅艺术学院,学唱歌、学写字、也学打仗。

她说:“我是杨家人,但我要做自己的事。”在延安那几年,她认识了不少后来名气很大的同志,也算是个有胆有识的人。

1946年,党中央让她回重庆搞统战工作,她的任务,是去争取那些国民党将领、名人、学生,暗中为共产党做事。

因为她有杨家的背景,做这些事比别人更方便,但她也知道自己是踩着刀尖干活,一不小心就是死路一条。

她果然被捕了三次,第一次是在1947年,在渠县,有人举报她是共产党,她被抓了进去。

幸亏证据不足,审了几天就放了。

第二次是1948年,那次危险多了,她被国民党特务带走,差点就命没了。

她硬撑着说自己是杨森的侄女,逼得特务不敢动她,反而还给她抬了轿子送回重庆,之后靠人保了出来。

最凶险的是第三次。

1949年,重庆发生了“九·二”大火——那天晚上,国民党特务在市里到处放火,烧死了上百个进步青年和工人。

她当着很多人的面,骂了杨森,说这事就是他纵容的,她早就知道自己活不久了,也没打算藏着掖着。

没多久,她被人秘密带到了歌乐山金刚坡。

没人知道她怎么死的,等后来农民挖地时发现她的遗骨,才看到她手腕上戴着一副锈蚀的手铐,脸骨被打碎了一半。

死的时候,她只有36岁。

杨汉秀去重庆之前,把两个月大的女儿托付给邻居赵大娘照顾。

那年是1948年,她在家里写了一封信,叮嘱赵大娘不要透露自己的身份,说以后有人来找,就交给他信里那句话。

她走得匆忙,那封信写得有点潦草,名字也没写清楚。赵大娘以为她叫“杨益秀”。

孩子叫赵在民,被赵大娘养大,后来改了名,叫李继业。

李继业从小就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赵大娘家不富裕,她在那家一直像是个外人。

五六岁的时候,她问过赵大娘自己亲妈是谁,赵大娘说不清楚,只说你妈是个烈士,叫“杨益秀”,李继业把这个名字记了一辈子。

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填表,她不小心把自己烈属的身份写了出来。

班里老师一查,还真有这么个档案,只是名字对不上。

赵大娘才告诉她,那个女人真的是你亲妈,当年给我一封信,叫我千万别说她是干啥的,我怕惹祸,就瞒着你了。

从那以后,李继业开始找母亲,她拿着“杨益秀”这个名字,跑过民政局、跑过烈士陵园、还去找过老兵。

每次都问,知道“杨益秀”吗?有人说没听过,有人说查无此人。

她找了整整十五年。

1960年代末,李继业进了工厂,她有个同事的父亲,是解放初就在重庆工作的老干部。

有次去他家吃饭,聊天时说起母亲的事,老干部一听,“你说你妈叫‘杨益秀’?

我怎么没听过这个人?”后来他翻了翻家里的旧相册,从里面拿出一张女人的照片。

“你看看这个像不像?”李继业看了一眼,愣住了,那眼睛、那嘴角的弯法,太像自己了。

老干部又问了她一些细节,说:“你妈不叫‘杨益秀’,她叫杨汉秀,是杨森的侄女,重庆的烈士。”

那一瞬间,李继业站都站不稳了。

赵大娘这才把当年那封信翻出来,又把藏了几十年的一件黑色旗袍拿给她。

“这是你妈留下的,我一直舍不得扔。”李继业穿上那旗袍,眼泪唰一下就下来了,“像是给我量身定做的。”

1975年,重庆有个农民在歌乐山金刚坡挖地,挖出一具女尸。

戴着手铐,衣服烂了,尸骨压在乱石下面,公安局找来专家鉴定,说这是个中年女性,死于1949年前后。

后来又根据一些线索、群众回忆,确认她就是杨汉秀。

1977年,烈士陵园组织挖掘清理遗骨,李继业赶过去。

她看到那具早已风化的骨骸,跪下来抱着那堆骨头,一边哭一边喊:“妈妈,我是继业,我来接你回家了!”

她把母亲的碎骨贴在自己心口,整整跪了一天。

杨汉秀的遗体被安葬在歌乐山烈士陵园,李继业在墓前种了一株石榴树,说等果子熟了,摘一个给妈妈尝尝。

0 阅读:48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深入浅出,从另一个角度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