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有多神?蒋介石当年说,朱毛已经被我打懵,在一条河上来回跑了四趟。 四渡赤水到底有多神?蒋介石当年放话,朱毛已经被他打懵了,只能在一条河上来回跑了四趟。可事实真是这样吗?1935年初,中央红军在长征路上被国民党40万大军围得水泄不通,赤水河成了生死线。毛泽东接手指挥后,硬是在绝境中带着红军在这条河上折腾了四次,最后还全身而退。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苏区撤出,开始了长征。一路上,山高路险,国民党军队步步紧逼,红军损失惨重。到1935年1月,队伍走到贵州遵义,开了个关键的会议——遵义会议。这次会议上,毛泽东重新拿回了军事指挥权。当时,红军的目标是北渡长江,跟红四方面军会合,壮大力量。可问题来了,蒋介石早就猜到红军的打算,调了40万大军布下口袋阵,150个团的兵力像铁桶一样围住赤水河沿线,想把红军一网打尽。赤水河这条水道,成了红军北上的咽喉,也是蒋介石眼里的死胡同。 红军一开始没打算在赤水河上反复折腾。他们的第一步是在土城和鲁班场跟国民党打一仗。土城在赤水河东岸,是个战略要地。战斗打得很激烈,红军占了土城,但伤亡不小。接下来想拿下赤水县城,为渡江铺路。可县城守军依托工事死扛,红军攻了好久没进展。更糟的是,川军郭勋祺的部队突然从后面杀出来。情报出错,红军以为对方只有两个团,结果是两个旅,力量悬殊,红军吃了大亏。眼看渡江没戏,毛泽东果断拍板:撤!队伍掉头西渡赤水河,甩开追兵。这第一次渡河,表面上看是退了,但其实是保存实力,为后面翻盘埋了伏笔。 渡河后,红军到了云南扎西一带,稍微喘了口气。扎西地势偏僻,暂时安全,部队抓紧时间休整,补充给养。可国民党军队很快又追了上来,密密麻麻的兵力压得红军喘不过气。毛泽东一看,硬拼肯定不行,得换个思路。他跟将领们一合计,决定出奇招:回遵义!红军从太平洞第二次渡过赤水河,杀了个回马枪。贵州军阀王家烈的部队完全没料到红军会回头,守军稀里糊涂就被打散了。红军歼灭了两个师,缴获的枪支弹药多得数不过来。这一下,红军士气大涨,补给也充实了。蒋介石听说红军又冒出来,气得跳脚,赶紧调兵往遵义压。 红军回遵义站稳脚跟,可蒋介石的大军很快就反扑过来,遵义又待不住了。毛泽东带着部队第三次渡河,到了茅台镇附近。这次,他玩了个心眼儿。红军主力藏在山林里,悄悄待命,同时派红三军团带上大功率电台,故意放风说要北渡长江。蒋介石派飞机侦察,看到红军动静,还真以为他们还惦记着长江,把主力调去江边堵截。结果呢?红军压根没往北走,而是掉头南下。这招声东击西,把蒋介石耍得团团转,也为第四次渡河争取了时间和空间。 第三次渡河后,红军主力南下,第四次渡过赤水,直奔贵阳。蒋介石还在贵阳督战,眼看红军杀到,吓得坐不住了。在打鼓新场,红军设下埋伏,王家烈的五个团稀里糊涂就栽了进去,被歼得干干净净,光子弹就缴了十多万发。蒋介石慌了,赶紧向云南的龙云求援。龙云派兵赶来救场,可红军压根没打算占贵阳,而是假装奔向昆明。龙云一急,调金沙江的守军回防,红军趁机从金沙江溜了过去。这第四次渡河,彻底打乱了蒋介石的部署,红军跳出包围圈,完成了北渡长江的战略目标。 四渡赤水后,红军在四川跟红四方面军会师,继续长征。1936年10月,红军到达陕北,完成了这场史诗般的远征。这场战役,红军从被40万大军围困的绝境中脱身,不仅没被蒋介石吃掉,还越挫越勇。毛泽东靠着灵活的指挥,硬是在赤水河上玩出了花样,把蒋介石的“铁桶阵”撕了个大口子。蒋介石开头还觉得自己稳操胜券,结果愣是被红军溜得找不着北,只能干瞪眼。 四渡赤水的神奇之处,不光是红军跑了四趟河那么简单。每次渡河,毛泽东都根据敌情调整策略。第一渡是保存实力,第二渡是出其不意,第三渡是迷惑敌人,第四渡是直击要害。红军兵力少,装备差,补给靠抢,可硬是靠脑子跟敌人周旋。蒋介石有飞机侦察,有电台指挥,还有几十万大军,可就是抓不住红军。说白了,这场仗打的是智谋,红军用最小的代价换了最大的生机。 再看看数据,四渡赤水期间,红军从3万多人打到最后还有2万多,损失不算小,但跟蒋介石预想的全军覆没比起来,已经是奇迹了。更关键的是,红军甩开追兵后,争取了喘息的空间,为后来的会师和北上奠定了基础。蒋介石开头嘲笑红军“来回跑”,到最后才发现,自己才是被遛得晕头转向的那个。 毛泽东在四渡赤水里展现的指挥能力,真不是盖的。他不死板,懂得审时度势。土城打不下就撤,扎西待不住就回,茅台镇虚晃一枪,打鼓新场果断出击。每一步都踩在敌人的空隙上,既保住了队伍,又打击了敌人。后来,新中国成立后,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访华,夸毛泽东的三大战役厉害。可毛泽东却说,比起那些,他更得意于四渡赤水。因为这场仗,他是用最少的资源,在最糟的条件下,打出了翻身仗。
四渡赤水有多神?蒋介石当年说,朱毛已经被我打懵,在一条河上来回跑了四趟。 四渡
裂谷长河娱乐
2025-04-10 11:23:42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