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怕胞妹蒋瑞莲婚后受气,所以在蒋瑞莲结婚时,专门从日本赶回来主持婚礼,并在妹夫竺芝珊保证善待蒋瑞莲后,才将妹妹交给他,在得势之后,蒋介石对竺芝珊委以重任,没想到这一举动却毁了蒋瑞莲的后半生,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民国年代,蒋介石不光是叱咤风云的大人物,还是个护妹心切的哥哥。胞妹蒋瑞莲要嫁人时,他怕妹妹婚后受气,特意从日本赶回主持婚礼,还逼着竺芝珊发誓好好待她,才放心把妹妹交出去。后来蒋介石得势,又把妹夫捧上高位,想让妹妹过上好日子。可谁能想到,这份兄妹情深竟埋下了蒋瑞莲后半生悲剧的种子? 蒋瑞莲是蒋介石的同母胞妹,两人打小感情就特别好。他们爹蒋肇聪去世后,家里日子不好过,财产被同父异母的大哥蒋介青抢了,蒋介石和蒋瑞莲跟着妈妈王采玉被赶出家门。王采玉一个人拉扯两个孩子,日子紧巴巴的。蒋瑞莲懂事得很,小小年纪就放弃读书,跟妈妈学绣花,赚点小钱贴补家用。蒋介石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对这个妹妹的付出一直记着。 长大后,蒋瑞莲到了该嫁人的年纪。王采玉操心女儿的婚事,可蒋瑞莲对上门提亲的人都不满意。后来妈妈一问,她才红着脸说出了心里的人——竺芝珊。竺芝珊是蒋肇聪生前盐铺的伙计,脑子活络,长得也不赖,还挺会做人,蒋肇聪活着时很看好他。蒋肇聪死后,竺芝珊没忘旧情,时常来帮蒋家干活,蒋瑞莲跟他相处久了,就动了心。 王采玉知道女儿的心思后,写信告诉了在日本留学的蒋介石。蒋介石觉得竺芝珊人靠谱,又对蒋家有恩,挺适合当妹夫,就点头同意了。1907年春天,蒋瑞莲出嫁那天,蒋介石专门从日本跑回来,亲手操办婚礼。他拉着竺芝珊的手,郑重其事地让他保证善待妹妹。竺芝珊一口答应,蒋介石这才放心把妹妹交给他。 婚后的日子起初还算甜蜜。蒋瑞莲一门心思操持家务,生了一个儿子三个女儿,家里热热闹闹。她靠做针线活赚点钱,支持竺芝珊出去闯荡。儿子竺培风脑子特别好,蒋介石很喜欢,把他接到身边养着,跟自己的儿子蒋经国、蒋纬国一个待遇。 蒋介石回国后,靠着护卫孙中山一步步爬了上来。后来他当上黄埔军校校长,手里攥着不少兵权,地位越来越高。得意之后,他没忘了妹妹的付出,想让妹妹一家过上好日子,就开始提拔竺芝珊。先是让竺芝珊管北伐时的粮饷筹集,后来又把他弄到苏州税务局当局长。南京政府成立后,蒋介石直接把国库主任这么个肥差给了竺芝珊。 竺芝珊的官越做越大,钱也越赚越多,可人却变了样。他有了权有了钱,心思就飘了,开始利用职权捞油水,贪污腐败。蒋介石对外喊着反腐,可对妹夫的小动作装没看见,心想只要妹妹日子过得好就行。可他没想到,竺芝珊不光贪钱,还变了心。 有钱有势后,竺芝珊开始看不上蒋瑞莲了。蒋瑞莲裹着小脚,不识字,操劳多年也没了年轻时的模样,跟他现在的身份实在不搭。他不敢休妻,毕竟蒋介石是他靠山,可他直接纳妾,把新女人带回家。蒋瑞莲看着丈夫这么干,心都碎了。她跑去找蒋介石哭诉,可蒋介石自己也有过冷落原配毛福梅的经历,底气不足,只能劝竺芝珊念着夫妻情分。竺芝珊嘴上答应,背地里却变本加厉,对蒋瑞莲越来越冷淡,甚至常年不回家。 蒋瑞莲彻底心凉了。她把自己关在屋里,天天念佛,想从佛经里找点安慰。她还在毛福梅的摩诃殿旁边盖了个小寺,一个人躲在里面打坐。可再怎么逃避,伤心还是压得她喘不过气,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1937年,蒋瑞莲带着满腹委屈走了,年仅47岁,死因说是抑郁病逝。 蒋瑞莲的死让蒋介石难受了好一阵。他亲自给她办葬礼,排场弄得挺大,送葬的人排了好几里地。竺芝珊因为没守住当初的誓言,被蒋介石冷落了一阵。可后来,竺培风在战场上为国牺牲,蒋介石念着这份亲情,又重新用起了竺芝珊。1949年,蒋介石离开大陆时,也把竺芝珊带去了台湾。 这事说到底挺唏嘘的。蒋介石一心想让妹妹过上好日子,可他给竺芝珊的权势,反而毁了蒋瑞莲的后半生。竺芝珊要是没变心,蒋瑞莲兴许不会这么惨。可人性的复杂,谁又说得清呢?蒋瑞莲的悲剧,不是她一个人的故事,那个年代多少女人都逃不过类似的命。
蒋介石怕胞妹蒋瑞莲婚后受气,所以在蒋瑞莲结婚时,专门从日本赶回来主持婚礼,并在妹
运赛过去
2025-04-10 12:14:58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