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句话让五角大楼炸锅!"这个顶着男性化名字的中国女人,用二十年青春给美国反导系统画上休止符。当东风-17划破西北大漠的夜空,全世界都记住了祝学军三个字。 2019年国庆阅兵,我国东风-17这款外形科幻的导弹首次亮相,它的弹头像一把三角利刃,尾部还长着四个翅膀,美国军方看到后当场就懵了。 要知道,这可不是传统的弹道导弹,而是采用钱学森弹道的高超音速滑翔器,速度超过10马赫,能在大气层内“打水漂”机动,根本没法预测轨迹。 而造就这一切辉煌的背后,是祝学军二十年的蛰伏。 1962年,祝学军降生于辽宁沈阳,她的父亲给她取名“学军”,就是希望她长大能有一番建树。 她也没有辜负父亲的希望,17岁就考上国防科技大学,在男性主导的导弹领域,她从基层设计师一步步干到总师,带出了8名型号总师、30余名副总师。 1999年,她刚成为某型号导弹总设计师时,中国导弹技术还被西方卡脖子,那时候美国的“萨德”系统已经部署,专门盯着中国的弹道导弹。 是祝学军带着团队一头扎进实验室,从理论到实践,硬生生在钱学森弹道的基础上,搞出了助推滑翔战术导弹设计体系。 她的团队把乘波体弹头的升阻比做到极致,让导弹像冲浪一样在大气层边缘跳跃,每次变轨都能让美国雷达“抓瞎”。 东风-17的横空出世,直接废掉了美国反导系统的武功,原来的“萨德”和“爱国者”都是靠预测弹道拦截,可东风-17的弹道根本没法算。 针对东风-17,美军模拟过无数次拦截,结果每次都以失败告终。 更绝的是,这导弹还能携带分导式弹头,一枚就能摧毁多个目标,五角大楼紧急升级“萨德-6”,可专家承认,现有的技术根本拦不住这种“大气层内幽灵”。 祝学军的厉害还不止于此,她在研发中还解决了一个世界级难题,那就是如何让导弹在高超音速下保持稳定。 传统导弹高速飞行时会产生剧烈震动,祝学军就带着团队用了五年时间,把弹体材料和控制系统优化到极致,最终让东风-17在10马赫速度下还能精准命中目标。 东风-17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台海和南海的战略格局,美国在第一岛链部署的反导系统,现在成了摆设。 五角大楼曾想把航母战斗群后撤到夏威夷,可专家一算,东风-17的射程能覆盖整个西太平洋,撤到哪儿都不安全。 更让美国头疼的是,祝学军的团队还在研发更先进的型号,未来的导弹可能飞得更快、更灵活。 如今,祝学军的名字在国际上如雷贯耳,美国媒体称她为“比核弹还恐怖的女人”,五角大楼的报告里多次提到她的技术突破。 可她并没有居功自傲,而是依然穿着朴素的工作服,在实验室里和年轻人一起熬夜。 有人问她为什么这么拼,她说:“国家需要的时候,总得有人站出来。”这句话,让那些纯靠嘴炮“爱国”的人羞愧难当。 二十年磨一剑,祝学军用东风-17告诉世界,中国女人不仅能顶半边天,还能让霸权主义的导弹防御体系彻底瘫痪。她的故事,就是中国科技逆袭的缩影!
1945年,美军轰炸东京半年,然而却收效甚微,这时指挥官李梅突然想出了一个办法: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