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春天,蒋介石还没察觉,自己身边最信任的情报系统,正在被中共一步步反向操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2025-04-11 13:04:20

1931年春天,蒋介石还没察觉,自己身边最信任的情报系统,正在被中共一步步反向操控。

中央特科的几位骨干,已经渗透到了他最核心的机要圈子,一份关乎上海党组织生死的情报,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被人从徐恩曾的保险柜里悄悄复制出来,送上了中共中央的办公桌。

这人叫钱壮飞。

钱壮飞原是个医生,后来进了电影圈,做过剪辑师,1927年国共分裂,他秘密加入中共,很快被吸收进中央特科。

1929年,被安排打入国民党情报部门,当时国民党特务系统还在起步阶段,蒋介石亲信陈立夫找来老同学徐恩曾,成立调查科,想打造一支忠诚可靠的情报队伍。

徐恩曾用人不拘一格,把一些看起来本事大、背景清白的人提拔上来,钱壮飞就是其中一个。没人知道他其实是中共的人。

为了掩人耳目,调查科设立了一个皮包公司“正元实业社”,表面上是搞出版和商务的,实则是特务机关的壳子。

钱壮飞被任命为徐恩曾的机要秘书,手里经常处理重要文件,还能接触蒋介石、陈立夫等人的电报和密令。

他一边抄写文件,一边用特制的墨水把抄件藏起来,送交中共上海情报站。徐恩曾非常信任他,经常出差时把所有文件交给他保管。

这时,中共内部也在部署,周恩来主导的中央特科,安排李克农、胡底与钱壮飞组成一个秘密小组,三人分处天津、南京、上海,互相配合。

李克农在上海无线电管理局担任技术人员,胡底在天津办长城通讯社,打着新闻记者的旗号搜集情报。

他们三人构成了当时对国民党情报系统渗透最深的一股力量。

1930年,蒋介石准备对江西苏区发动第一次围剿。

命令刚刚下发到南京调查科,钱壮飞就提前把电报复制了一份送到上海。中共中央得知情报后,立刻调整红军部署,结果蒋介石大军扑了个空。

类似的事发生了好几次,蒋介石甚至开始怀疑自己身边有人通共,却怎么查也查不出漏洞。

真正的险情发生在1931年春。

顾顺章被捕,这是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雷,顾是中央特科骨干,知道大量秘密,如果他叛变,整个中共中央的情报系统会一夜之间土崩瓦解。

钱壮飞接到风声后,没有犹豫,当晚就从南京赶往上海,一路换车,直到凌晨才抵达。

顾顺章是当天下午在武汉被捕的,蒋介石还在盘算如何逼供,党中央这边已经紧急撤离。

这次预警救了中共中央一命,当时在上海的周恩来、张闻天、博古等人都迅速转移。

如果不是钱壮飞及时送出情报,至少十几位中共核心领导人会落入国民党手中,后果难以想象。

更有意思的是,徐恩曾后来对顾顺章叛变一事毫不知情,还称赞钱壮飞“镇定、负责、有主见”。

他根本没想到,这位自己最信任的手下,正是中共派进来的眼线,而且这位眼线在他办公室进进出出,连保险柜的钥匙都掌握着。

其实从1929年起,中央特科就在秘密铺设全国情报网。

钱壮飞的“正元实业社”名下还设有“长江通讯社”和“长城通讯社”,分布在南京、天津等地。

所有这些机构,名义上归国民党调查科管辖,实则早被中共控制。通过这些据点,情报流向了中共中央,尤其是周恩来手中。

这个过程中,胡底以记者身份频繁出入各类官员办公室,借着采访之名打探军政动向;

李克农则在上海利用无线电技术传递情报,有时连日本领事馆的人也被他绕进去,混水摸鱼,套出不少有价值的东西。

整个特工网络隐秘而高效,国民党直到几年后才渐渐意识到问题。

1935年,钱壮飞在转移红军路上不幸牺牲,时年仅39岁。

他死后多年,周恩来仍在多个场合提起他,称赞他是“龙潭三杰”之一,这三人用智慧和胆识,彻底颠覆了当时的情报格局。

对比中共和国民党的特工发展路径,中共更早建立了“人”的渗透体系,讲究从上到下、从内到外逐层打入。

而国民党初期更依赖技术手段和外部压制,比如抓人、逼供、密探,手段粗糙。等到他们想建立制度时,已经晚了。

钱壮飞这类中共特工的厉害,不在于他搞了多少大动作,而是他把最危险的地方变成了最安全的通道。

他没拿过枪,也不搞爆破,靠的就是把敌人的命令抢在敌人前面送出去。

他说那都是“小事,洒洒水”,其实是用了命去赌。

0 阅读:63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深入浅出,从另一个角度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