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朋友,姓李,五十出头,人称“李不吃”。这外号不是白来的,他一天三顿,最爱

纵观爱科普 2025-04-12 11:26:41

我有一个朋友,姓李,五十出头,人称“李不吃”。这外号不是白来的,他一天三顿,最爱跳过的就是早餐,嘴里还总挂着一句话:“早上胃还没醒,吃啥吃?”   可就是这么个“胃没醒”的人,某天早上突然晕倒在地铁口,吓得一地人围观,有人还以为他犯心梗了。   送到医院一检查,医生皱着眉头说:“你这是低血糖引起的晕厥,再晚个几分钟,可能真就心脑血管出问题了。”   李哥那会儿还迷迷糊糊地问:“医生,我不是挺健康的吗?怎么就晕了?”医生没回答,只是盯着他手里那杯早上刚买的冰美式,轻轻叹了口气。   其实李哥几乎每天早上都这样,一杯咖啡打发一切,连块饼干都不带沾。一开始他也没事,还自诩“轻断食达人”,说这样能“排毒养颜”。   但他不知道的是,这种“健康”的生活,早已在悄悄掏空他的身体。   李哥年轻时当过兵,身体底子不错,几十年没进过医院,这次突然晕倒,家里人全慌了。老婆哭着说:“我天天劝你吃点早饭,你说我啰嗦,现在好了吧?”   他女儿也在旁边气得直跺脚:“爸你知道吗,成年人空腹喝咖啡,血糖容易大幅波动,尤其你这种不吃早餐的人,血糖低得跟坐过山车一样!”   医生听了点点头,说:“早餐不是可吃可不吃的选项,它是一天营养的起点。长期不吃早餐,会增加低血糖、胰岛素抵抗、甚至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李哥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出院后他开始认真听营养师的话,但转折来了——他开始吃早餐了,却吃得“太认真”。什么牛肉馅饼、油条豆浆、鸡蛋灌饼轮番上阵,每天早上跟过年似的。   结果没过两周,体检报告上血脂飙升,医生一拍桌子:“你是学会吃早餐了,不是假装吃夜宵?”   这回可把李哥整明白了。他开始学着搭配早餐:全麦面包、煮鸡蛋、一杯温牛奶,再来点水果。   还买了个小电子秤,生怕自己吃多了。最有意思的是,他现在一大早起来第一件事不是刷牙,而是看冰箱。   有天我去他家,看到他坐在餐桌前,认真地把半个猕猴桃切成四块,小心翼翼地摆在盘子里,像做艺术品一样。   我忍不住笑他“早餐仪式感过头”。他却一脸正经地说:“这不是仪式感,是救命饭。”   我问他现在感觉怎么样,他咧嘴一笑:“原来不吃早餐就像手机没充电,早上脑子跟浆糊一样,现在吃完饭,精神头都不一样了。”   其实,很多人像李哥一样,误以为不吃早餐可以减肥、清肠、甚至养生。   但事实是,长期不吃早餐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21%,这是《公共科学图书馆》上的研究数据。不吃早餐还容易导致胆结石,因为空腹时间过长,会导致胆汁浓缩、结晶。   更关键的是,早餐的种类也决定了它是“良药”还是“毒药”。高油、高糖的传统早餐虽然满足口腹之欲,但对身体无益。   相反,富含优质蛋白、复合碳水和膳食纤维的早餐,才能让身体真正“启动”起来。   李哥现在成了我们朋友圈的“早餐宣传大使”,每天拍照发早餐,还附带一句:“吃得健康,活得明白。”   他那句“救命饭”,听着像玩笑,其实一点都不夸张。   专业科普补充:   早餐是一天中最关键的一餐。研究表明,规律吃早餐能帮助稳定血糖水平、提高认知功能、预防肥胖和糖尿病。   建议早餐包含三类营养: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复合碳水(如燕麦、全麦面包)、以及新鲜蔬果。避免高糖高脂食品,如油炸、甜点等。   早餐应在起床后一小时内进食,有助于维持全天能量与代谢平衡。

0 阅读:26
纵观爱科普

纵观爱科普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