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朋友,姓李,三十出头,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程序员。那天是周三,他突然在群里

纵观爱科普 2025-04-11 10:30:35

我有一个朋友,姓李,三十出头,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程序员。那天是周三,他突然在群里说:“我请个假,发烧39度,浑身疼,完了,我可能得甲流了。”   我们几个朋友一听,全炸锅了,连夜给他送药送粥,怕得像他已经快进ICU了。   第二天他老婆发来一张照片,李哥躺在床上盖着被子,脸红得像熟虾,眼神迷离。我当时心里一咯噔,完了,不会真严重吧?   可就在我们都准备去医院守夜的时候,医生却说了一句话,让我们当场愣住。   李哥发烧第三天去医院,主治医生是个五十多岁的大姐,戴着眼镜,说话声音不大但特有力。她一句话就把我们从紧张中拽了出来:“别慌,他现在这个状态,还不算严重。”   我们几个一脸懵:“都烧成这样了还不严重?”   大姐医生头也不抬:“甲流严重不严重,看四个标准。他没有一个,回家好好休息,别瞎折腾。”   我赶紧拿出手机记下她说的四个表现。第一,持续高烧超过三天,退烧药没用;第二,呼吸困难或者憋气,说几句话就喘。   第三,意识模糊、嗜睡、精神状态差;第四,出现紫唇、手脚冰凉等末梢循环障碍。这四个中只要占一个,就得赶紧去医院。   李哥虽然烧到39度,但吃了退烧药就能暂时退下来,人也能清醒说话,就是嗓子疼点、浑身酸痛。他自己还说:“我能玩两把游戏,说明还有救。”当时我们才真正松了一口气。   不过转天他烧又上来了,一度达到39.5度,他老婆吓坏了,连夜带他又去了医院。   医生看了看,说:“别急,这种波动很常见,甲流的病毒毒性强,发烧三五天很正常。但只要没有那四个严重表现,就别太担心。”   这下我们才知道,甲流虽然来势汹汹,但不是每个发烧都要进医院。关键看有没有这四个“红线”。   李哥第五天开始退烧,第七天就能下楼遛弯了。我们说他命大,他还笑,说是医生给了他一颗定心丸。   这事让我也反思,朋友圈一看到谁发烧,动不动就喊“快去医院”,其实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跑急诊。医院也不是万能的,反而可能因为交叉感染让病情更重。   最关键的是,普通人要学会识别哪些信号是危险的,哪些只是身体在跟病毒打仗。别一看到发烧就当末日来临,那是在吓自己。   李哥这次得病,除了发烧、头疼、嗓子痛,其它症状都不算重。他老婆说他晚上还能打呼噜,睡得比她还香。我们笑说:“这说明人有底气,病毒都被你吓跑了。”   医生还说了件事挺有意思的,甲流虽然叫“流感”,但它更像个“脾气暴躁”的客人,来得快、闹得狠、走得也快。   只要身体底子好,按时吃药、注意休息、补充水分,绝大多数人都能自己扛过去。   当然,如果家里有老人、小孩、孕妇、基础病患者,那就得格外注意。这几类人免疫力弱,一旦出现那四个严重表现中的任何一个,立刻去医院,不要拖。   我后来还特地查了一下国家卫健委的资料,甲流确实是季节性高发病,传播快,但总体上病死率并不高。最怕的就是大家过度恐慌,跑去医院挤急诊,反而增加感染风险。   这事之后,我们朋友圈的共识变了,再有人说发烧,第一反应不是“快去医院”,而是“有没有那四个症状?没有就多喝水好好歇着。”   医学不是玄学,也不是靠吓。有了这四个判断标准,大家心里都有数了,遇事不慌,反而更能科学应对。   医学小贴士: 甲型流感(简称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见症状包括高热、咳嗽、咽痛、全身酸痛等。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信息,以下四种表现提示病情可能加重,需及时就诊: ① 发热持续超过72小时,退烧药无效; ② 呼吸困难、气促、胸闷; ③ 嗜睡、意识模糊、精神反应迟钝; ④ 出现嘴唇发紫、手脚冰凉等末梢循环差现象。 普通成年人患甲流,大多可自愈,重在对症处理与休息。建议居家隔离、充分补水、避免熬夜、及时就医。

0 阅读:534

评论列表

用户14xxx95

用户14xxx95

1
2025-04-11 13:09

那个世纪婴儿不知道有几个症状

猜你喜欢

纵观爱科普

纵观爱科普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