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一个新兵八路军一上战场就冲到了最前面,与鬼子近身肉搏,事后统计, 这名新兵竟然一口气捅死了27个鬼子,被战士们称为“军中吕布”。
这个八路军就是吕俊生。吕俊生出生在邢台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由于从小家境贫寒,在他13岁的那一年,他就独自一人来到武安县,跟师傅学习钉鞋的手艺,不过之后,还做过长工,被人雇佣,做过收买羊皮的工作。
在1937年,因为八路军东进太行山,吕俊生毅然决然的选择参军抗日,也因为吕俊生自身的性格,是那种豪放、善良,本身又能吃苦的类型,因此,来到部队虽然时间不长,但是他俨然从一个农民,成为了一个出色的战士。
在1938年7月的山东夏津战役当中,他率先带领着部队,冲进了敌人的队伍中。可以说,吕俊生的大无畏,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白刃战,更为让人惊叹的是,他竟然一下子杀死了27名鬼子,由于他的战绩卓越,被军队评为了一等功。
1938年12月,在129师学校受训结束之后,吕俊生成为了冀南军区的一位通讯连的连长,在接下来的每一次战斗当中,吕俊生总是冲在前方,竟然,有一次就杀死日伪军60余人,也正因为他这样的举动,被评为了全军的“常胜猛士”。
1940年,百团大战开始,吕俊生带领着他的部队,主要担任的是正面作战,为了让后援部队更好的前进,他率先领着部队,对敌方的工事进行摧毁。而当在部队前进的关键时刻,他又冒着危险,冲在敌方碉堡跟前,为部队前进创造条件。
吕俊生每次在战争来临的时刻,总是首当其冲,把最艰难的部分留给自己,而且在与战友的交往的过程中,也从来不会计较什么,也总是去帮助别人。
1942年,吕俊生任命新四旅七团训练队的一位队长,在一次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与部队突然之间失去了联系,但是即便是在这种境况之下,他还是顺利的完成了任务。据他回忆说:当时他与敌方周旋了共20多天。
吕俊生身为一位战士,他始终抱着,作为一名战士,应该不怕牺牲,甚至有随时牺牲的心理准备。在一次外出侦查的任务当中,他不幸被敌军包围,而他为了保护群众的安全,吕俊生冒着生命危险,成功将敌人引开,最后保护了群众的安全。
从吕俊生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从一个普通的战士,逐渐升至队长、连长,最后凭借着自己的忠心赤胆、勇猛作战,他最后成为了华北军区补充五团四营的副营长。也因为自己屡次立下战功,他曾经8次获得战斗英雄的称号。
对于吕俊生来说,战士们给他起的绰号,最有名的还是“军中吕布”,因为吕俊生身高特别的高,也因为他的力气很大,再加上他本身姓吕,因而战士们,就联想到三国演义,最后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就叫:军中吕布。
新中国成立之后,吕俊生依然为国家和人民默默地做着贡献,无论是修建铁路,还是与农民息息相关的农田水利,他总是非常关心,亲力亲为,也正是因为他的无私品质,得到了群众从内心对他的尊重与爱。
对于吕俊生一生的所作所为,他是完全可以授予高级军衔的。在1955年准备授予军衔的时候,在所有的名单中,却偏偏找不到吕俊生的名字,而这一点,当时也是令毛主席感到意外的。
不过,后来经过调查才知道,吕俊生是因为身体不好,他便自己选择了回家,成为了一名庄稼汉。
对于吕俊生而言,他从来都不是贪图名誉的人,在他的内心,只想为国家和人民做实事,办实事。而当他可以被授予名利和地位的时候,他却悄悄离开,成为了一名最为普通的农民,就好比,在国家需要他的时候,他从一位农民变成了一个出色的战士一样。
吕俊生的一生,真的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什么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人,其实就是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而这样的品质,却是现今我们所需要学习的精神。
1970年11月22日,村子里放映了一场抗日题材影片,吕俊生也坐在其中,可是当放映到,八路军取的胜利的那一刻时,吕俊生和在场所有的人一样,欢呼雀跃,但吕俊生因为激动,心脏也突然停止了工作。
或许在那一刻,吕俊生又真的回到了,当年的场景。吕俊生在那一刻,也真的离开了我们,享年6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