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远征军司令卫立煌视察炮兵阵地,在一门sFH18型150毫米榴弹炮前的

飒沓风华舞 2025-04-12 17:51:31

1943年,远征军司令卫立煌视察炮兵阵地,在一门sFH18型150毫米榴弹炮前的照片,这种榴弹炮是德国进口的,一共引进了24门,射程超过18公里,不但射程远,而且精度高,是对付日军的大杀器。 1943年那会儿,抗日战争打得正紧,咱们中国的远征军跑到缅甸跟小日本干上了。卫立煌大将军,就是带头的那个大官,他特别明白好装备有多关键。正好那时候,咱们国家买了24门德国造的150毫米大炮,就是那种能打18公里远的榴弹炮,不光打得远,还打得准,对付小日本可管用了。卫立煌走到一门sFH18型150毫米榴弹炮旁边,他瞪大眼睛,好好瞧了瞧这门特别厉害的炮。这门炮是从德国买来的,在中国的抗日战争里,它可是立下了好多大功。从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再到徐州会战、武汉会战,还有昆仑关战役,哪儿都有它的身影。特别是在第三次长沙会战的时候,岳麓山上的两门这种重炮,把日军的火力压得死死的,打死了好多日军步兵,对最后的胜利可是功劳大大的。 卫立煌心里明白,这些火炮可重要了。它们不光是战场上威力十足的武器,还能给大伙儿打气。每一颗炮弹打出去,都带着大家的希望和勇气。在这场特别难的战争里,这些火炮就是中国军队的顶梁柱,让它们即使面对强大的敌人,也能守住阵地,一次次地把日军打退。卫立煌这次去看看士兵们,真的给他们打气不少,而且他也特别认可新到的这批厉害装备。就是那批从德国买来的sFH18榴弹炮,在中国打日本鬼子那会儿,可是立了大功。它们陪着好多勇敢的战士一起打仗、一起牺牲,为咱们国家最后打赢那场大战,出了不少力。

0 阅读:208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34

用户10xxx34

4
2025-04-13 02:27

sFH 18 L/32:国民革命军特制版,虽然外表与sFH 18类似,但是为了安装32倍径炮身使得内部设计有做过一定变更,在标准七号装药下最大射程增加到15公里。 国民政府购买了48门,其中24门为32倍径型,被称作“三十二倍径十五厘米口径重榴弹炮”,简称“三十二倍十五榴”。国民政府的德国军事总顾问、德国前国防部长塞克特是这次军火采购的中间人,也是最初的建议者。 1933年六月,塞克特在给蒋介石的建议书中写道:“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窥伺中国,若无相对炮兵与之抗衡,在未来抗日战争中防御和获胜的可能性将微乎其微,如不加强训练和供应足够的武器配备,将来在战场上势必遭受严重损失甚至溃不成军。”民国23年向德国莱茵金属采购32倍径型24门,并由中方人员监造。 根据“1934年德国军火输华数值统计表”,国民政府当年向德国订购了总价值折合中国法币3507万元的军火。而一门“三十二倍十五榴”配备1000发炮弹,每套价格要87万元,总价2088万元。 现存两门“三十二倍十五榴”保存下来:一门在北京军博,是1949年上海战役缴获,另外一门在锦州市辽沈战役纪念馆。

猜你喜欢

飒沓风华舞

飒沓风华舞

飒沓风华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