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常常亲自带领骑兵冲锋,这倒是让人疑惑,为啥他总是安然无恙呢? 想知道李世民到底有没有啥事,其实可以从他发小那边推测一下。 李世民的这位发小一直陪着他上战场,所以他的军事生涯和战斗路线跟文皇李世民是紧密相连的。 所以,从这位李世民的发小身上,我们能反推李世民的一些情况。 这位叫段志玄的人,可能对不熟悉唐朝历史的朋友来说比较陌生。虽然他名气不大,但地位却挺高,算得上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他十四岁就跟在文皇身边混,第一次露脸是在太宗起义后的第一场战斗,也就是霍邑之战。 战斗的经过一目了然:李渊和李建成正面对阵,而太宗则带着段志玄等十名精锐骑兵,藏在后方埋伏。 等到隋朝的将领宋老生带着军队出城,李渊和李建成便开始交手。 这时候,李世民突然从南坂冲下来,和段志玄一起从后方猛攻宋老生的部队,结果把隋军都给冲得四散而逃,拿下了这场战斗的胜利。 志玄号召了千多人,担任右领大都督府的军头。从平霍邑出发,经过下绛郡,进攻永丰仓,都是先锋,最终升迁为左光禄大夫。 这段文献提到,段志玄先后平定了霍邑,攻克了绛县,还夺取了永丰仓。这些战果都是他跟在太宗身边取得的,太宗本纪里都有详细记载。 (太宗)平定了霍邑,到了河东,关中的豪杰们纷纷前来投身义举。太宗便请求进军入关,夺取永丰仓来帮助贫苦百姓,同时还捉拿了各地的盗贼,计划攻打京城,高祖对此非常赞赏。《旧唐书太宗本纪》 换句话说,段志玄的战斗经历,基本上就是和太宗的战斗历程相伴的。 段志玄后来又参与了潼关之战,情况是这样的:唐军的刘文静被隋军的桑显合打得落花流水,军营一片狼藉。段志玄见状,立刻带着二十名骑兵冲进敌阵,亲自奋勇杀敌,斩了十个敌人。 不过,他自己也中了一箭,心里怕士气受影响,强忍着剧痛不提,继续冲向敌阵。 刘文静在潼关拒绝了突厥的入侵,但不幸被通将桑显和突袭,军营已然溃散。志玄带着二十名骑兵出击,击杀了数十敌人后才返回。因被流矢射中脚,考虑到众人的士气,他强忍疼痛,没提此事,再次深入敌阵。 后来,他又跟随太宗平定王世充,打败了窦建德,一直都是冲在最前面的先锋。 这样一来,他的军旅生涯和太宗紧密相连,经常跟随太宗上阵,可以作为对比来观察李世民的状况。 真可惜,段志玄这位勇士在贞观十六年就去世了,享年仅四十四岁。 在十六年,段志玄因病去世,太宗亲自前来探望,悲伤得泪流满面,依依惜别。 这可能与段志玄的贡献和地位有关。他是一位重要的谋士和政治家,太宗对他的能力和忠诚十分看重,因此失去这样一位能臣,太宗感到非常痛心。这样的场景也反映出君臣之间的深厚情感和人性的脆弱。 段志玄虽是官二代,家境优越,身体素质也不错,但英年早逝的原因可能与多个因素有关。首先,作为一名谋士和政治家,他可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工作繁忙,容易导致身心疲惫。其次,历史时期的医疗条件和生活环境较差,也可能影响到他的健康状况。此外,可能还存在一些先天或后天的健康隐患,这些都可能促使他过早地离世。 打仗对身体影响真是不小啊,武器碰撞、骨骼震动什么的,都会造成不可逆的肌肉损伤,这样一来,短命的风险就增加了不少。 比如, 那个时期的单挑王秦琼,身体也留下了类似的问题。 秦琼这个家伙实力非凡,性格还挺狂傲的。 史书对他的评价可是相当高的: 李世民一看到敌军那儿有威猛的将领在前头显摆,心里立刻就火冒三丈,赶紧派秦琼去解决掉他。秦琼于是骑马拨枪,瞬间冲入敌阵,直戳敌将,众人纷纷退避三舍。 每当太宗征战的时候,总有敌方的猛将骑士在阵前招摇,惹得太宗火大,就会下令叔宝去解决。叔宝接到命令后,骑上战马,手持长枪冲进敌阵,直取那骁将,敌人见状纷纷让开,真是威风八面。 按理说,像秦叔宝这样的超级运动员,身体素质应当一级棒,不容易生病吧,但实际情况却是,秦琼身上还有不少伤病呢。 他在贞观十二年就离世了,活得比段志玄还要短。 后来他常常生病,常对人说:我年轻时常跟随军队,打过二百多场仗,受过重伤,出血也有好几斗,怎么能不生病呢?结果在十二年去世了。 这段话清楚地说明了秦叔宝的身体状况差,主要是因为战斗过于频繁,导致流血过多,最终使得身体垮掉。他前后受伤流的血总共超过一百二十斤,差不多也就一个成年人的重量,实在太沉了。 秦琼和段志玄其实还是蛮幸运的,李世民有个弟弟,名叫李道玄。而李道玄和江夏王李道宗是亲哥俩。 李道玄在十五岁时,就跟随太宗冲锋陷阵,展现了勇猛的能力。 李道玄在太宗攻打宋金刚时,年仅十五岁,就勇敢地冲入敌阵,表现得相当出色。太宗对他十分欣赏,赐予他千段赏物。《旧唐书列传第十》 皇唐李氏,基因估计挺强大,李道玄在李世民的激励下,纷纷以他为榜样,打仗的越来越拼了。 咱们来看两段资料: 李道玄从太宗那儿出发,冲向汜水,带着战士们深入敌阵,直接打向敌军的后方,敌人纷纷溃散,随后又勇敢地返回。太宗非常高兴,特意命令将副乘赏赐给道玄。 这段资料讲的是李道玄随太宗赴汜水之战,他手握长戈勇猛冲杀,突破了敌军的防线,接着又从后方向前发动攻击。 太宗看到这种情形非常开心,于是把自己的战车赏赐给了弟弟李道玄。 太宗再一次进攻敌人,进出之间,箭雨如织,飞箭如刺猬的毛一般,威力愈发强大,射中的人无一例外地应声倒地。 李道玄跟着太宗勇闯阵地,箭雨纷飞,他却越发勇敢,拉弓射箭,敌人应声倒地。 所以,大家对昭陵六骏的死因也有了一定了解吧? 后来,唐军与河北的刘黑闼在洺州展开激战,李道玄冲锋太猛,最后竟然为此牺牲了。 太宗感慨地说道:李道玄一直跟在我身边打仗,看到我深入敌阵,无畏无惧,心里自然是佩服得不得了,因此每次出战,他总是抢先冲锋,学了我的作风。可惜这小子年纪还小,远大的志向还未能实现。 太宗沉思良久,慢慢对侍臣们说道:道玄一直跟随我,看到我勇敢地深入敌阵,所向披靡,心中自然佩服,所以每次出征他总是抢先上前,想跟我一样。可惜这小子年纪还轻,没办法实现他的远大抱负。 李道玄、秦琼、段志玄三位英雄的传奇故事,合在一起,就是唐太宗李世民辉煌战斗生涯的缩影。 能活着,已经是老天的眷顾了,身体没点儿损耗,那绝不现实。 战争真是个残酷的东西,怎么可能不对李世民这样的爱亲自冲锋的人产生影响呢?所以太宗在五十多岁就离开了我们,实在是遗憾。
李世民常常亲自带领骑兵冲锋,这倒是让人疑惑,为啥他总是安然无恙呢? 想知道李世
艾尼瓦尔说科技
2025-04-13 09:38:10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