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挺到底该不该对“高敬亭事件”负责? 1939年6月24日,新四军发生了一件大事,第四支队司令高敬亭被处决了! 新四军刚改编那会儿,总共就四个支队,高敬亭是其中的一个司令,那前途可以说是一片光明。我只要跟大伙举几个人名,您就明白要是高敬亭没死,以后得是啥级别。开国元帅陈毅,当时是第一支队司令;开国大将粟裕,是第二支队副司令;开国大将张云逸,是第三支队司令。 如果高敬亭没有出事,那以后至少也是大将级别的人物! 关于高敬亭事件,一直有个说法,称军长叶挺得负主要责任,是他瞒着中央,跟蒋介石联手把高敬亭杀了,让新四军少了一员猛将! 但我们在查阅了权威资料后,可以肯定地告诉大伙,高敬亭这事,主要责任真不该算在叶挺头上。高敬亭的死,说到底还是自己作的,他干了太多踩底线的事儿! 咱来看看高敬亭,到底都干了啥出格的事儿。 高敬亭原来是留守鄂豫皖苏区的红二十八军政委,当时没有设军长一职,所以他就是最高负责人。高敬亭率部在大别山坚持了三年的游击战争,还把二十八军整整齐齐地保留下来,功劳肯定有。但这人有个毛病,爱搞肃反,错杀了不少自己人,在鄂豫皖落下个难听的外号 —— 肃反专家。 所以大伙应该能猜到,这么个人在部队里肯定是说一不二,谁敢反对他?谁的话他能听进去? 改编成新四军后,高敬亭就犯了一个大忌讳,没有经过新四军军部或中央的同意,私下接了国民党给的 “挺进军司令” 任命,当时是国共合作不假,不过人事安排是独立的,国民政府那只是走个形式。 中央给第四支队派的政委郑位三、政治部主任肖望东,发现问题后,严肃批评了他,让其立即把委任状和关防退回去。 高敬亭很生气,觉得郑位三、肖望东这些外来的政工干部太碍事,得想办法把他们排挤走。高敬亭他先是要求让老上级戴季英来替郑位三,又故意刁难,把肖望东也弄走了。 当时部队刚刚改编,还得靠高敬亭来撑着,中央没有办法,只能答应了他的要求。可高敬亭明目张胆地排挤上面派来的干部,与中央讨价还价,又一次触碰了底线,奈何大敌当前,为了让部队尽快完成改编,所以没有过多地追究。 原本中央寻思,戴季英是高敬亭主动开口要来的,这总能搞好关系吧?没想到,戴季英到的当天晚上,两人闹了矛盾。 当时戴季英是带着中央的指示上任的,到了司令部后,顾不上疲惫,让高敬亭把下面的团长、政委都叫来开会,他要传达中央“向东到敌后作战”的指示,但高敬亭听了后却没有什么反应,因为他不想走,就想继续留在大别山。 高敬亭觉得,新四军的武器装备和日军相差太大,往东都是平原,新四军在上面等于活靶子,继续打山地游击战才靠谱。 高敬亭会有这个想法,主要是对在平原打仗没有把握。在1935年的时候,高敬亭曾率领红28军,西进准备和红25军会合,结果到泌阳县五道岭的时候,一看前面一马平川,没地儿躲没地儿藏,他一下子不知道仗要怎么打了,于是决定不和红25军会合了,带着部队连夜回了大别山。 从这之后,高敬亭对平原作战就有了阴影。 但东进到敌后开展游击战争,不仅是和国民党商量好的,也是部队发展的需要,我们早晚要做大做强,总不能一辈子窝在大别山的那一亩三分地吧? 东进是中央的命令,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第一条就是一切行动听指挥,所以戴季英的态度很强硬,高敬亭没有办法,只能不情不愿地同意,但他自己不走,说是身体不舒服,把部队交给了参谋长林维先和戴季英,自己跑到后方养病去了! 高敬亭在后方待了两三个月,又觉得如果不回去的话,以后恐怕控制不住军队了,因为他听说戴季英的威望越来越高,而且还和司令部的机要员江腾蛟走得很近,高敬亭担心戴季英会打小报告,于是决定拿江腾蛟敲打戴季英。 高敬亭把江腾蛟抓了起来,严刑拷打,逼他承认自己是托派。戴季英一看,高继亭这个“肃反专家”又要重操旧业了,他的手段很吓人,于是赶紧带着外来的政工干部,连夜离开了第四支队,这就是所谓的“新开岭事件”,高继亭再次挑战了纪律的底线。 戴季英一走,高敬亭就命令部队停止东进。不过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违抗命令,新四军军部乃至中央都很不满,奈何当时人才奇缺,像高敬亭这样的战将更是难得,所以还是想尽可能地将他挽救过来。 中央一看光发电报解决不了问题,就让新四军参谋长张云逸亲自跑一趟。为了让高敬亭放心,张云逸还从国民党那儿把皖东划给第四支队当活动地盘。可高敬亭还是油盐不进,死活不肯东进! 张云逸实在没有办法了,只能命令第四支队的第八团先行动,想拿这法子带动整个支队。 第八团原来是周骏鸣的豫南游击队,过去与红二十八军不是上下级关系,只是新四军改编的时候,将其编入了第四支队,周骏鸣完全服从中央的指示,二话不说,马上带着部队行动,不过这个办法对高敬亭无效,他就是赖着不动! 您说,高敬亭一次又一次踩红线,中央哪能一直惯着他?于是准备将他调到延安学习一段时间,但接下去发生的一件事,却酿成了他被处决的悲剧。
叶挺到底该不该对“高敬亭事件”负责? 1939年6月24日,新四军发生了一件大事
愤怒的悟空
2025-04-13 14:45:49
0
阅读:2193
sss
新四军项才是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