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26岁的他瞒着家人偷渡到香港。 2022年的一个普通日子,香港深水埗

玄光旅 2025-04-13 16:49:40

1978年,26岁的他瞒着家人偷渡到香港。 2022年的一个普通日子,香港深水埗区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前排起了长队。店主陈灼明和几位义工正在发放一份份热腾腾的小龙虾意大利面。这些价值32港币的餐盒,却全部免费送给了街坊邻里。华润万家的总经理和深水埗区议员也来到现场参与其中,大家都称呼这位店主为"明哥"。 在香港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像明哥这样坚持做慈善的小店主并不多见。他的小店位于深水埗最繁华的街道上,店面不大,但门口却总是熙熙攘攘。店内墙上贴着一张醒目的告示:行动不便或经济困难的人,都可以在这里免费用餐。这个承诺,明哥已经坚持了几十年。 随着时间推移,明哥的善举在香港逐渐传开。起初,很多人以为这只是一个营销手段。但当他们看到明哥亲自为一位卧病在店门口的流浪者送上热饭,并且真的分文不取时,这种质疑很快就消失了。渐渐地,这家小店成了深水埗区最温暖的地标之一。 明哥的名声不仅在街坊邻里间口耳相传,更引起了香港文化界的关注。著名美食家蔡澜慕名而来,亲自为这家小店题字。蔡澜认为,明哥的行为代表了烹饪的最高境界——不是为了利益,而是为了让人们能够吃饱肚子。这个评价,让明哥的善行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 2022年,香港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正能量代表"评选活动。在这次评选中,默默行善数十年的陈灼明获得了第一名,甚至超过了知名艺人刘德华。这个结果让很多人感到意外,但细想之下又在情理之中。与明星的慈善活动相比,明哥的善举更加接地气,他用最朴实的方式帮助着身边的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如今的深水埗区,已经很难找到当年那种混乱的景象。街道变得更加整洁,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明哥店铺门前,时常能看到一群老人家组成的业余乐队在演奏,为这个充满人情味的社区增添了几分文艺气息。 回首这些年来的点点滴滴,明哥始终保持着最初的本心。他从不居高临下地施予,而是设身处地为困难者着想,用最朴实的方式传递着人间温暖。在他的影响下,这个社区形成了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成为了香港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 在这个商业气息浓厚的城市里,明哥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慈善不是富人的专利,普通人也能用自己的方式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这种来自基层的善意,或许正是香港最需要的那一抹暖色。 在明哥如今的成就背后,是一段鲜为人知的艰辛历程。1978年,26岁的陈灼明作出了一个改变命运的决定:瞒着家人偷渡到香港。那时的香港,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是充满机遇的新天地。然而现实远比想象更加残酷,刚到香港的陈灼明身无分文,连最基本的温饱都成了问题。 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位好心的邻居。在最困难的那段日子里,这位邻居连续一个月为他提供免费餐食,直到他找到了工作。这份恩情深深印在了陈灼明的心里,也成为了他日后坚持行善的重要原因。 经过多年打拼,陈灼明终于开了自己的小店。开业之初,他就在店门口贴出告示,承诺为行动不便和经济困难的人提供免费餐食。这个决定源于他对当年那段经历的感恩,他希望能用同样的方式去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然而,善举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一次,香港发生了严重火灾,多栋大楼被大火吞噬。道路拥堵导致许多司机被困在车内,无法就餐。明哥带着热腾腾的饭菜去慰问被困司机,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境:没有人愿意接受这份免费的餐食。 面对司机们的戒备和拒绝,明哥想出了新办法。他让自己的孩子去送餐,这个温情的举动打动了被困司机,他们终于接受了这份来自陌生人的善意。这件事让明哥更深刻地理解到,在帮助他人时,不仅要付出爱心,还要懂得用合适的方式表达。 多年来,每逢下雨天,明哥的店铺就成了露宿者的临时避风港。他不仅为他们提供热食,还会准备干净的毛巾让他们擦拭。在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里,明哥更会特意为社区里的独居老人准备可口的饭菜,送去节日的温暖。 通过这些持续不断的善举,深水埗区的面貌逐渐改变。曾经常见的偷盗和斗殴现象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派安定祥和的氛围。街坊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紧密,大家经常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分享生活中的点滴。 明哥的善举不仅温暖了他人,也感染着整个社区。现在的深水埗区,经常能看到老人们组成的业余乐队在街头演出,为这个充满人情味的社区增添了几分文化气息。这种改变让明哥感到欣慰,他常说:"只要人与人之间多一份关爱,社会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从一个偷渡客到备受尊敬的"明哥",陈灼明用几十年的坚持,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慈善。他的故事告诉我们:行善不分贫富,关键在于是否有一颗真诚的心。在这个商业社会中,像明哥这样的平民慈善家,为香港这座城市注入了最珍贵的人文温度。

0 阅读:94
玄光旅

玄光旅

玄光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