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年,终年不洗澡,不吃药的93岁宫女苏麻喇姑逝世,51岁的康熙为了再见她一面,竟两次下旨延迟入殓,后下令以嫔礼为其办理丧事,并将其灵柩与孝庄文皇后置于一处。 苏麻喇姑出生在科尔沁草原的一个贫苦家庭。 年幼时便因其精湛的绣艺被贵族识中,随孝庄皇后入宫。 在宫中,她逐渐从一名婢女成长为一位亲信。 孝庄甚至将其视为知己与朋友。 在皇太极称帝后,苏麻喇姑被委以重任,负责设计一套符合大清威仪的冠服。 这一设计融合了蒙满汉三族的特色。 她的设计成果受到皇太极的高度赞赏,并由此升任为女秀才。 在皇太极去世后,年仅六岁的福临继位,身为摄政王的多尔衮掌控权力。 孝庄皇后为保护自己儿子的帝位,苏麻喇姑亲自带着孝庄的信件去见多尔衮,并在她的劝说下,使得多尔衮最终支持年幼的福临成为新帝。 随后的几年里,苏麻喇姑成为孝庄与顺治帝之间的沟通桥梁,还在顺治即位后,进一步辅佐康熙的成长。 康熙帝的书法也与苏麻喇姑的悉心指导密不可分。 她教会了康熙如何书写满文。 在康熙年幼时,他曾不幸染上天花。 苏麻喇姑亲自照料康熙。 她日夜奔波于宫廷与外面避痘所之间,并试用各种草药与疗法,最终使康熙康复。 这段特殊的经历,也让康熙视她如母亲一般,称其为“额涅”。 1687年,孝庄太皇太后去世,苏麻喇姑失去了她陪伴多年的依靠。 康熙帝决定让庶十二阿哥胤祹由她抚养。 尽管按常理,只有嫔以上的身份才有资格抚养皇子,而苏麻喇姑只是宫女,但康熙帝并不计较这些。 苏麻喇姑倾尽所有精力来抚养胤祹,像曾经教导康熙帝一样,使其成长为一个知书达理、仁爱宽厚的人。 在康熙晚年,九子夺嫡之时,胤祹始终保持中立,成功避开了权力斗争,并最终在康熙帝去世后被任命为一位尊贵的王爷,活至79岁。 苏麻喇姑也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 她对佛教信仰深厚,经常为大清祈福,并终生不洗澡,仅在除夕用少量水擦拭身体。 当时蒙古族家庭中,水在她看来是神圣之物,不能轻易浪费。 1705年,苏麻喇姑因病重倒床,拒绝了康熙为她准备的草药鸡汤,几日后她安然辞世。 康熙帝亲自为她操办丧事,并让所有成年皇子参加葬礼,尤其是胤祹,亲自为她守灵,直至她的灵柩与孝庄一同安葬于昭西陵。 历史上,上官婉儿也和苏麻喇姑一样从宫女起步,获得了崇高地位。 上官婉儿的母亲郑氏在怀孕时曾梦到神明赠送她一杆巨秤,告诉她可以“称量天下士”。 郑氏坚信自己的孩子必定是未来的大人物。 但她的性别却让母亲的希望暂时化为失望。 在那个年代,女性几乎没有政治与社会权力的出路。 然而,婉儿早年聪慧异常,刚满月便能理解周围的言语,常常回应母亲的话语。 唐高宗发动了废后之举,武则天逐渐崭露头角。 婉儿的祖父和父亲因政治风暴被连累。 婉儿从贵族之女跌落至宫中的奴婢,随母亲进入掖庭。 在宫中,年仅十三岁的她以诗才礼仪赢得了武则天的注意。 武后将她召见,亲自考验她的学识。 上官婉儿毫不畏惧地回答了武则天的种种提问。 武则天不禁忆起了自己年轻时的光辉岁月,决定重用这个才女。 武则天不仅让上官婉儿成为唐高宗的“才人”,还让她担当了自己的私人秘书。 上官婉儿迅速在宫廷中获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此外,她与太子李贤相识后,性情相投,情愫渐生。 然而,武则天登基后,李贤被废除并流放。 上官婉儿依旧忠诚于武则天,积极参与朝政工作。 她以出色的文字功底为武后撰写诏书。 她的才能使得许多男性官员争相讨好她。 然而,上官婉儿曾因擅自改动诏书而险些丧命。 她通过改造自己面部的梅花刺字,巧妙地化解了危机尚 随着武则天的去世,上官婉儿与唐中宗李显的关系变得愈发密切。 在唐中宗与韦后之间的斗争中,上官婉儿甚至为韦后起草了遗诏。 但在唐隆政变后,李隆基开始清算她。 尽管她曾为自己立下忠诚誓言,并通过遗诏证明自己的立场,但李隆基依旧决定将她置之死地。 参考文献:[1]陈晓东.历史上的苏麻喇姑[J].历史教学,2002(9):67-69
1705年,终年不洗澡,不吃药的93岁宫女苏麻喇姑逝世,51岁的康熙为了再见她一
陌上伊人笑
2025-04-13 22:40:44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