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毛主席的一个“谜团”,1949年解放大西北时,他真的下令拒绝马家军起义? 在解放战争中,对于国民党军的投诚或起义,我们都是非常欢迎的。国军的许多士兵,都是被抓壮丁进去的,本身就是穷苦出身,在经过思想教育后,他们很快就认清了是非,加入了解放军,调转枪口打蒋介石。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解放军的伤亡,还能给部队快速注入一支力量,他们本身就受过军事训练,只要思想工作做通后,立即就可以上战场。 但近年来,网上却流传着一个说法,1949年彭德怀率部进军大西北的时候,毛主席专门给他下了一道命令,不许马家军投降或起义,要坚决予以消灭!说得有鼻子有眼,让人真假难辨。 那么,毛主席是否真的下过这道命令,真相到底是什么? 会有这个说法,主要是当年红军和马家军的确有深仇大恨。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中央决定发起宁夏战役,打通与苏联的联系,进而得到国际社会的援助,在西北建立根据地,休养生息,待时机成熟后,再向东发展。 根据中央的作战计划,红四方面军以第五军、第九军和第三十军共21000余人,组成西路军西征。但蒋介石也很快就获悉了红军的动向,他大惊失色,如果让红军和苏联联系上,那西北恐怕会再次出现一个“瑞金”,想要消灭红军就更难了,于是立即让胡宗南带着精锐,切断了西路军和红军主力的联系。 在这种情况下,西路军只能孤军作战,准备建立河西根据地,寻找机会打通去苏联的路线。但这里是马家军的地盘,他们领地意识非常的强,不可能让这样一支大军到自己的地盘上扎根,于是调集大军围攻西路军。 虽然西路军表面上有两万之众,但机关、医院以及伤病员占了三分之一,真正能战斗的不多;且河西走廊人烟稀少,西路军难以获得补充,而马家军则是在家门口作战,所以西路军损失惨重,想要在河西建立根据地是不可能的。 当时盛世才还是一个“亲苏亲共”的人,所以西路军决定改变方案,向新疆靠拢。但一路上同样遭到了马家军的围追堵截,而且马家军非常地残忍。对于男性红军,马家军割舌、挖心、活埋,将头颅悬挂在城门示众;对于女红军,在百般凌辱后,还活着的就卖到了妓院或者给大户人家做奴才,死了的则直接抛尸荒野。总之,各种残忍手段层出不穷。 在马家军的打击下,西路军全军覆没,最后活着走到新疆的只有四百多人。也就是这段往事,才有了后来毛主席拒绝马家军起义的说法。 1949年5月,彭德怀率第一野战军进军大西北,当时一野主要有两个对手,一个是蒋介石嫡系胡宗南率领的中央军,第二个则是西北的土著部队马家军。 虽然胡宗南的部队装备精良,但此时国民党气数已尽,经扶眉一战,胡宗南基本没有了还手之力,退到了秦岭。解决完胡宗南,接下去就是马家军了。 对于消灭马家军,63军军长郑维山、63军189师政委蔡长元、64军191师政委陈宜贵等将领比谁都激动,因为他们都是西路军的幸存者,亲眼见到了马家军是如何残忍地对待红军,现在终于有机会可以消灭他们,为牺牲的战友报仇。虽然在扶眉战役中消灭了一部分马家军,但这只是开场,大战还在后面。 郑维山曾回忆过这段往事:消灭马步芳匪军,这是我多年的心愿,今天,接到歼灭马步芳主力于兰州的命令,使我兴奋不已。青海马匪军与我军有血海深仇,至今我记忆犹新。 现在网上流传的,毛主席拒绝马家军投降或者起义的说法,也是根据马家军和红军的恩怨而得来的。但实际上,这是一个谣言,毛主席从没有下过这样一道命令。此时全国解放在即,要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牺牲,地下党也一直在策划马家军的起义,因为马家军内部派系复杂,也有头脑清晰的人。 例如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的马鸿宾,面对解放军的强大攻势,就提出了起义的愿望,并派儿子马惇靖和解放军接触。最终在宁夏解放前夕,马鸿宾带着儿子宣布起义,并受到了优待。解放后,马鸿宾担任过甘肃副省长多年,马惇靖还担任过甘肃省军区司令。 所以,毛主席根本不可能下令不准马家军起义或者投降。只不过马鸿逵这支马家军,不仅历史上沾满了红军的鲜血,罪行累累,而且负隅顽抗,给解放军造成重大的伤亡,毛主席非常清楚马鸿逵的本性,于是下令:必须给马鸿逵以歼灭性打击!对宁马军力争全部缴械,其次则争取大部缴械,一部改编。总之,改编的部队愈少愈好。 从这道命令可以看出,毛主席并没有拒绝马家军投降,只是要求降低所部改编成解放军的比例,担心他们参加解放军后,难改本性,惹是生非。 所以,毛主席拒绝马家军起义或者投降,是一个谣言。
1943年,新四军活捉了国民党副总司令韩德勤,陈毅愁眉不展,想装作不认识放他走,
【5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