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招35岁以上员工”你没听错,就是只招35岁以上员工!
2025年4月,95后老板朱先生开的一家,名为“三五而栗”餐饮店还没开业就火了,在当今这个年轻化就业的时代,这一招聘启事一经贴出,短短一天就收到几百份咨询,连35岁以下的年轻人也想“破格录取”。
朱先生的餐饮品牌主打“过去、现在、未来”三大系列:复刻古代美食、重现80/90年代街头小吃、创新特色早餐。
他认为,只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中年人,才能做出地道的“老味道”,比如包出带褶皱的油纸包子,或者调出记忆中的糖醋汁。
“年轻人做不出那种感觉,就像我爸总说我炒菜没锅气。”朱先生解释道。 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不错的应聘条件:薪资不低于长沙餐饮业平均水平、入职即缴五险一金、每周双休,这一起碾压掉了市面上的绝大多数公司。
面对年轻人想破格录取的愿望,朱先生很坚持:“年轻人可以投我的互联网公司,但餐饮店必须35岁以上。”他坦言,这个决定源于自己父母的故事 50岁的母亲曾因年龄被裁员,在家哭了三天。
他“与其盯着年龄和工时,不如看员工能干什么。”与张雪峰公司的“反内卷”试验不谋而合。不同的是,朱先生把目光投向了更弱势的中年群体 ,这也告诉我们35岁绝不应该被视为“职场保质期”!
或许真正的职场文明,不是让35岁成为淘汰线,而是让每个年龄都能找到发光的位置。毕竟,人生的价值不该被数字定义,就像好酒越陈越香,中年人的故事里,往往藏着年轻人熬不出的浓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