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16岁的李开芬被活埋,这时,政治部主任张琴秋骑马冲了过来,高喊:“她

安卉的 2025-04-14 17:29:13

1933年,16岁的李开芬被活埋,这时,政治部主任张琴秋骑马冲了过来,高喊:“她才16岁,能有什么问题?快放了她!” 麻烦大家点一下右上角“关注”,可以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见解,感谢分享与支持哟! 16岁的李开芬正青春年少,放在现在,还是个高中生而已。 她却要面对生死,明明自己怀揣着对革命的无限憧憬与热爱。 不仅在队伍里努力发光发热,更是经常救济村里吃不上饭的人。 可命运却对她开了个残酷的玩笑,不知为何,她被人恶意诬陷,要被活埋。 被押往刑场的路上,李开芬不像个小姑娘,反倒像一个成事未竟的英雄。 满心绝望与不甘,但也无可奈何,牺牲的命运就在眼前。 她只是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一心都是为革命,为百姓奋斗。 恐惧很快如潮水般将她淹没,但内心深处,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又让她强撑着没有崩溃。 她想起平日里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想起那些受苦受难的百姓。 她告诉自己,不能就这样放弃,周围的人对李开芬也是印象各异。 围观群众里,有人觉得她年纪轻轻,不过是个涉世未深的孩子。 认为她不该遭此厄运,也有人受偏见影响,对她落井下石。 就在李开芬即将被埋进土里的千钧一发之际,有了开头一幕。 多亏了张主任,她心急如焚,高声呼喊:快放了她! 那一刻,李开芬眼中燃起了希望的火花。 原来,她自小就衣足饭饱,没受过大罪。 然而,她父亲的地主身份,却成了她前行路上的绊脚石。 有人对她虎视眈眈,时不时给她使绊子、穿小鞋。 李开芬心里满是委屈和愤怒,直到这天被押上刑场。 曾经一心为了穷苦百姓打天下,如今却没有好报。 还没有想明白为何,就听见有人从远处大声呼喊而来。 张主任此时简直是一道光,成功把她从阎王殿拉了出来。 事后,很多人安慰她,组织上也怕她心里这道坎过不去。 但没想到,她没有退缩,更没有抱怨,反而迅速恢复,调整状态。 她决定这次就当捡回来一条命,然后把所有的委屈都化作前进的动力。 她坚信,只要自己一心向党,一心为革命事业奋斗,就一定能证明自己。 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她咬着牙坚持着,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革命的忠诚。 可少有人知道,李开芬此时的坚守,会在将来得到最好的人生回报。 作为开国后首当其冲的上将夫人,夫妻二人同样有着不凡的人生。 可谓是“门当户对”,当初在一起的时候,也是如此。 虽是介绍认识,但俩人早就看对了眼。 朱良才其实早就认识这个了不起的女兵。 1937年10月,李开芬作为红军,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折磨。 从马家军逃出来的一路上,她满心都是恐惧与绝望。 可心中那团为革命燃烧的火焰从未熄灭,她深知,自己不能就这样倒下。 还有许多战友在等着她,革命的火种需要她去传递。 每走一会儿,她都小心躲藏起来,生怕被马家军再次抓住。 一想到那些牺牲的战友,想到革命还未成功,她就又充满了力量。 当她一路颠颠簸簸,看到她敬爱的王大姐的时候,差点晕厥。 这真的是王定国啊! 她再也忍不住,飞奔过去,扑进王定国的怀抱,泪水夺眶而出。 所有的委屈、恐惧、思念,都泄洪一般涌出,王定国紧紧地抱着她。 眼中满是心疼与欣慰,在场的人都看着她和她带回来的一个陌生人。 原来,另外一个陌生的面孔,是马家军的一员。 现在,大家才真的知道,李开芬这一路走来,实属不容易。 朱良才也再次见识到这个巾帼的厉害之处,后来二人顺理成章结合。 媒人王定国,谢觉哉夫妇也是他们的好友。 这两对夫妇都是一生恩爱,互相扶持,从艰难岁月走出来的革命者。

0 阅读:46

猜你喜欢

安卉的

安卉的

大家好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