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封仓,无人敢报价!2025年4月14日消息,深圳华强北市场的档口前异常冷清。

庚黑星君 2025-04-14 18:08:14

芯片封仓,无人敢报价!

2025年4月14日消息,深圳华强北市场的档口前异常冷清。

这个被称为“中国电子第一街”的全球最大电子元器件集散地,此刻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震荡:多家主营CPU、显卡的商户暂停报价并封存库存,部分档口直接挂出歇业告示。“现在没人敢报价,大家都怕价格突然暴涨暴跌。”

一位档口老板盯着空荡荡的柜台说道。四天前的4月11日,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突然宣布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免除125%的“对等关税”。

这份豁免清单覆盖了20类关键产品,包括半导体制造设备、集成电路、存储设备等。

然而政策窗口仅维持了72小时——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随即澄清,这仅是临时过渡措施,特朗普更在社交媒体明确表态:针对电子产品的单独关税即将出台,所有豁免商品将归入新的半导体关税体系。

这种朝令夕改的决策节奏,直接触发了全球电子元器件市场的应激反应。华强北商户的集体封库并非单纯避险,原因在于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已突破市场心理阈值。

作为年销售额超2000亿元、供应超百万种元器件的超级市场,华强北的报价波动向来被视为全球电子产业链的温度计。此刻的报价停滞,暴露极度焦虑。多家国产芯片厂商证实,关税变动后客户咨询量激增50%以上,主要集中在工控、汽车电子等领域。

“有客户拿着美国原产芯片的技术参数,要求我们一周内给出替代方案。”某上市分销企业高管透露,这种紧急替代需求在消费电子领域尤为突出。

值得关注的是,要求国产替代的并非只有中国企业,部分跨国公司在华生产基地也开始调整采购策略,试图通过供应链本地化规避关税风险。这种转变与华强北商户的焦虑形成鲜明对比:

当国际巨头加速推进供应链多元化时,高度依赖全球流通的元器件分销体系正承受着双重挤压。4月11日的关税豁免表面上缓解了美国企业的成本压力——苹果公司80%的供应链依赖中国,若维持125%关税,其旗舰产品成本将飙升23%。

但豁免清单中刻意模糊的“原产地”条款,实则埋下更大隐患。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紧急发布指引,明确要求企业报关时以“晶圆流片工厂所在地”申报原产地,这直接针对美国试图通过豁免绑定产业链的意图。

这种攻防博弈揭示出更深层的产业逻辑:美国既需要中国供应链维持电子产品供应,又企图通过关税工具重构全球半导体分工体系。

某国产GPU企业透露,其28nm制程的图形处理器已进入显卡厂商验证阶段,这正是华强北最热门的缺货品类之一。“三年前客户对国产芯片至少要半年验证期,现在压缩到45天。”

这种效率提升背后,是2018年以来累计投入超万亿的半导体专项基金开始显现成效。但替代之路仍存隐忧:高端FPGA、车规级MCU等核心器件仍依赖进口,而美国新一轮关税可能针对这些薄弱环节精准打击。

华强北的电子商户清楚,眼前的风暴只是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序幕。20余家专业市场、百万种元器件构筑的生态体系,既是中国电子产业的底气所在,也是受外部冲击最直接的前沿阵地。当美国海关豁免令的墨迹未干,新的半导体关税已在酝酿。

0 阅读:313

猜你喜欢

庚黑星君

庚黑星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