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22点至次日凌晨)复兴公园东门(重庆南路西侧车道)聚集约20辆出租车,司机通过违停占道揽客,且普遍拒绝打表,采取“一口价”收费模式。例如: 3公里收费500元:司机称曾有乘客支付此高价。 9公里收费80元:实际正常夜间费用应不足50元,超收60%以上。 起步价虚高:司机直接开价200元(正常夜间起步价14-16元)。部分司机表面上同意打表,但上车后要求额外支付“排队等候费”或“小费”。例如,某司机声称计价器显示60元,却要求转账80元。被查处的司机中,多人从业资格证已被吊销(如司机窦某自4月8日起无证运营)。 部分车辆计价器疑似被非法改装,执法部门已扣押送检。 4月11日至13日,交通执法部门联合交警开展专项整治,共立案14起,移交市场监管部门1起。查实3名司机存在坐地起价、拒载行为,其中2人无有效从业资格证。无证运营者罚款2000元,所属公司罚款5000元。 计划增设出租车站点、加强常态化巡查,避免乱象回潮。 司机称“想多赚点”,选择夜间高需求时段违规操作。 多次整治后仍“死灰复燃”,暴露执法力度不足及违法成本过低的问题。部分出租车司机抱怨网约车冲击生意,但自身不诚信行为(如拒载、议价)进一步削弱公众信任。违停车辆导致路段拥堵,网约车难以及时接单,乘客被迫选择高价出租车。 网友指出罚款金额不足以震慑违规行为,建议吊销执照、纳入失信名单。 希望建立长效监管机制,避免“运动式整治”。针对司机开展法规与职业道德教育。 推广电子计价器联网监控,杜绝私下议价。
2月21日,广州,一女大学生打车回学校,司机告知起步价是9.6元,到地方后,司机
【26评论】【2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