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初春这天清晨,湖南桑植县棉花大队组长余天明和民兵余世德上山采药,偶然看到远处有一处山洞,洞外好像有人。 1965年3月23日的清晨,春风拂过湖南桑植县的山林,冬日的严寒刚刚褪去,山间的草木开始萌发新绿。棉花大队组长余天明和民兵排长余世德趁着天气转暖,上山寻找草药。两人走在山路上,谈论着今年的春耕计划。 "这座山我们走了多少遍了,今天怎么有点不一样?"余天明忽然停下脚步,指着前方被踩踏过的刺丛。 余世德仔细观察道:"这些荆棘明显被人踩过,还有人试图用蓬草遮掩。"他顺着踩踏的痕迹向前走去,突然一股难闻的气味迎面扑来。 "这是人粪的味道,"余天明捂住鼻子低声说,"而且很新鲜。" 两人循着气味,小心翼翼地向前摸索,很快发现了一个隐蔽的山洞。洞口被茂密的荆棘遮挡,若不是那股异味,根本无法发现。透过荆棘的缝隙,他们看到洞内隐约有生活用具——石磨、米筛、钢锅、瓦坛,甚至还有一些粮食和腊肉。 余世德的心猛地一跳,回忆起1950年那场大围剿。当时他刚加入民兵队伍,参与了对覃国卿土匪团伙的围剿行动。那一年,覃国卿和田玉莲在桑植县神竹村被围困,但两人却从红薯洞中逃脱了。 "会不会是他们?"余世德悄声问道。 余天明神情凝重地点点头。对湘西的老百姓来说,覃国卿和田玉莲的名字就如同魔咒。这对夫妇在当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特别是1954年,一位给解放军报信的老人被他们杀害,尸首竟被劈成两半,地上还留下血字:"谁敢报信,我诛他九族。"这一威胁在当地造成了极大恐惧,很多人不敢再提供线索。 "十四年了,大家都以为他们早已死在山里,没想到..."余天明叹息着。 正当两人准备悄悄离开报信时,身后突然传来枯枝断裂的声音。他们猛地回头,看到两个蓬头垢面的人站在那里——一个瘦削的中年男子和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女人。 男子手里举着枪,眼神凶狠。那一刻,余天明和余世德终于亲眼见到了这对传说中的土匪夫妇——覃国卿和田玉莲。 "别动!"覃国卿厉声喝道,枪口对准了他们。 在生死关头,田玉莲却伸手阻止了覃国卿:"等等,我肚子不舒服...孩子快生了,饶他们一命吧。" 就在覃国卿犹豫的瞬间,余天明猛地推开余世德,两人顺着山坡滚下,迅速逃离了危险区域。他们不顾一切地向山下跑去,只有一个念头:必须立刻报告,结束这对罪恶累累的土匪夫妇十四年的逃亡。 余天明和余世德逃回村子后,立即向上级报告了发现。消息像风一样迅速传开,当地百姓纷纷自发加入围剿队伍。到3月23日傍晚,集结的解放军、民兵和群众已达7000多人,形成了一张巨大的人网,将覃国卿夫妇可能藏身的山区团团围住。 而此时的覃国卿夫妇已经意识到危险临近,正匆忙转移。田玉莲挺着大肚子走走停停,满头大汗。覃国卿一边搀扶她,一边警惕地环顾四周。这个出生于1918年的男人,童年时就在恶霸父亲的熏陶下练就了一身"本领"。1934年,贺龙率领的红军攻下大庸县,覃国卿的父亲被当场枪决。 当夜幕完全笼罩山林时,覃国卿带着田玉莲找到了一个名为"小缸缽洞"的藏身之处。这个洞穴隐蔽在峭壁之下,外面被茂密的荆棘遮掩,即使在白天也不易被发现。 "坚持住,这里很安全。"覃国卿对田玉莲说,却不知这将成为他们的死亡陷阱。 3月24日清晨,搜索的人群开始了地毯式搜索。青安坪田家岗大队民兵排率先接近了小缸缽洞。 "有声音!"排长田奇左一声喊,话音未落,洞内就传来一声枪响,田奇左倒在了血泊中。 周围的军民闻声迅速向洞口靠拢。公安大队3中队副指导员向南书上前一步,隔着洞口喊话:"覃国卿,快投降吧,你今天插翅难飞了!缴枪不杀!" 洞内传来覃国卿尖细的回声:"解放军,哪个要听你们的话?缴枪不杀骗他妈大脑壳去吧!"骂声未落,几声枪响接连传出,向南书胸部连中两弹,壮烈牺牲。 围洞的军民立即展开反击,一时间,枪声在山谷中回荡。然而,由于洞口的特殊地形,手榴弹无法直接投入洞内。 公安少尉谢茂双仔细观察地形后,悄悄绕到岩包的侧顶,借着浓烟掩护,将一颗手榴弹顺着岩槽投进了洞内。 "轰隆"一声巨响,洞内顿时沉寂。战士们迅速冲进洞内,发现覃国卿已被炸死,田玉莲则倒在一旁,奄奄一息。 洞内,战士们发现了这对恶匪潜藏多年的生活痕迹:石磨、菜刀、钢锅、钢盘、米筛、大米、腊肉、油筒、盐筒、土碗、瓦坛、烟斗……这些物品见证了他们十四年的逃亡生活。 当这一消息传回北京,毛泽东主席作出批示:"湖南还有土匪,你们准备还养多久?"不久,中央军委发言人郑重宣布:"中国最后一个匪首被歼灭!" 1965年4月8日,吉首军分区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公安局联合发布了《残匪覃国卿、田玉莲被歼》的布告,宣告了这对夫妇罪恶累累的一生:从覃国卿19岁时杀害堂叔堂婶开始,到他们强奸霸占近百名妇女,1950年伏击解放军造成22人牺牲,再到残忍杀害给解放军报信的百姓……血债累累,终究难逃正义的审判。
1965年初春这天清晨,湖南桑植县棉花大队组长余天明和民兵余世德上山采药,偶然看
熹然说历史
2025-04-15 05:06:29
0
阅读: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