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山儿子刘铁骑,当年成绩优异的他,舍弃清华北大,却成为石油学院的一名新生。1965年高考成绩出来后,他完全可以上清华或北大国内顶尖学府,但他最后选择了普通的石油学院,后来老师看到他填写的资料后,才知道他竟是刘青山的儿子。 1952年农历正月十五,保定市体育场,那天,刘青山和张子善的贪污案件吸引了大量的目光,公审大会正式拉开序幕。 随着公审的结束,这两人被带往保定东关大校场,执行了枪决。 中国共产党向社会展示了其严格遵守承诺的原则,对刘青山和张子善的处理中,体现了四项具体的承诺: 首先,执行枪决时不打脑袋,而是打后心;其次,对他们的遗体进行了敛尸和安葬,棺木费用由公共财政承担;再者,不将二人的亲属视为反革命家属对待;最后,承诺负责抚养二人的子女直至成人。 尽管张子善未留下后代,刘青山却有三个孩子,他生前极为关心他们的未来,刘青山的三个孩子在他被处决后的命运,尤其引人注目。 中共中央、华北局及河北省委在三位领导的共同研究下,作出了抚养安排。 根据这一决定,刘青山的长子和次子将接受国家的供养,每月获得15元生活费,而最小的孩子则由刘的妻子范勇抚养。 当时,15元的金额相当于150斤小米,足以满足一个人一个月的基本生活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1954年范勇改嫁之后,两个孩子的生活费一度被取消。后又在省委的干预下,他们的供给得以恢复。 刘青山被执行枪决的时候,三个孩子都还年幼:刘铁骑七岁、刘铁甲四岁,以及仅几个月大的刘铁兵。 在刘青山的弟弟刘恒山的照顾下,这三个孩子在安国县南章村开始了新的生活。 刘恒山无儿无女,就成了他们的监护人,并肩负起了抚养他们的重任。 刘恒山回忆道: “我哥死后,孩子们的境遇实在让人同情,父亲不在了,母亲再婚,我就决定把他们接到自己身边来照顾。尽管政府给予了一定的经济支持,但有段期间,他们的抚养金一度因政治动荡而中断。 我不得不向有关部门申诉这一情况,幸好最终引起了注意,抚养金也得到了补发。如今,他们各自忙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成绩还不错。” 1961年,刘青山的弟弟向石家庄地委提出反映,表达了刘青山遗留下来的孩子们生活上的困难。 这一行动促使当局给予了一定的经济补助,数额为几十元,为刘家的孩子们提供了暂时的缓解。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家的长子,刘铁骑,于1962年升入高中,家庭的经济压力随之增大。 省委对此做出了响应,决定将刘铁骑的生活费提高到每月20元,而次子刘铁甲的生活费维持在15元,并为最小的刘铁兵也定下了每月15元的补助。 这样一来,三兄弟的生活费合计为每月50元,这一标准维持了直到1970年刘铁骑大学毕业并参加工作。 在这十年间,存在着98元的欠发补助问题,但直到1981年,这一问题才被省纪委查明并得到了补发。 刘铁骑,作为兄弟中的长子,表现出了学业上的卓越才能。 1965年,他成功考入北京石油学院,1970年毕业后被分配到抚顺石油一厂工作。1975年,他又调到了廊坊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供应处,展示了他在专业领域内的稳步前进。 值得一提的是,刘铁骑原本有机会入清华北大,然而他自己觉得北京石油学院更符合他的人生追求。 刘铁甲的人生道路则更多地体现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学习至高中二年级后,他选择回到农村务农,并曾远赴东北通过编制箩筐来赚取生活费。 1976年,在兄长刘铁骑的帮助下,他成为了一名石油管道工人,并在内蒙古二连输油公司找到了工作。 最小的刘铁兵在高中毕业后也回到家中务农。因为父亲的历史问题,他未能实现参军的愿望。 后来,刘铁兵在曲阳煤矿工作,解决了从农村向非农业户口转变的问题,最终调回到安国县继续他的职业生涯。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的首宗反腐败大案,毛主席亲自批准了刘青山和张子善的死刑。这彰显了国家对贪腐的零容忍态度。 毛主席不仅指示严惩有罪之人,同时也强调要关心和抚慰其无辜的后代,确保他们不因父辈的罪行而遭受不公待遇。 这样的决策,在当时的中国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独特和前瞻。它是新中国法治和人文关怀原则的一次重要体现。
面试被问优缺点原来大家都是这样回复的啊!
【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