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毛主席邀已被撤职的粟裕参加上海政治局扩大会议,会前对他说:“粟裕呀,

时说历史 2025-04-15 11:46:52

1960年,毛主席邀已被撤职的粟裕参加上海政治局扩大会议,会前对他说:“粟裕呀,你的事可不能怪我呀!”主席与粟裕缘分始于瑞金苏区,后主席对其特别情感目着重栽培,粟缔造诸多军事奇迹。

1930年,蒋介石集结了十万大军,准备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一次大规模的进攻。

那时候,红军的装备很简陋,双方实力差距很大,尽管条件非常艰苦,粟裕还是展现出了惊人的军事才华,龙冈伏击战,便是他军事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时,粟裕率领的红六十四师,装备简陋,大多是土制武器,面对来势汹汹的敌军,粟裕没有退缩,反而主动出击。

他亲自侦察敌情,巧妙地获取了敌军动向的关键情报,随后,他向毛泽东和朱德建议,利用龙冈的地形优势,布下埋伏,诱敌深入。

这个建议被采纳,红军最终以少胜多,歼灭了敌军大部,其中包括敌军前线总指挥张辉瓒。

此战,粟裕的战术智慧和胆识,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赞扬,在解放战争期间,粟裕的军事能力更加突出。

1946年9月下旬,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会师,成立华东野战军。

就在会师前夕,毛泽东发来电报,强调第一仗必须打胜,这不仅仅是一场战斗,也是新组建的华东野战军的一次重要检验。

粟裕深知肩上的重任,经过仔细斟酌,他最终选择了进攻沭阳,沭阳战役,粟裕再次展现了他的军事指挥艺术。

他率领24个团,兵力是敌人的三倍,对沭阳地区的国民党第六十九师展开了围攻。

经过几天的激烈战斗,华野彻底打垮了国民党第六十九师,俘虏了2.1万多人,这场胜利大大提振了大家的士气,也为战争的最终胜利创造了条件。

毛泽东对粟裕的这一战绩表示称赞,并于1947年12月18日发电祝贺。

解放战争时期,粟裕不仅在战术层面表现出色,在战略层面也展现了独到的见解。

他敢于对党中央的战略方针提出异议,并非盲目服从,而是基于对战场形势的深刻分析和独立思考。

解放战争开始时,党中央提出了让南线部队出击的战略计划,粟裕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应该把兵力集中在内线,主要任务是消灭敌人的主力。

这一建议最终被采纳,并在苏中战役中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歼敌5.3万人。

战争期间,党中央决定让华野一兵团挺进江南,粟裕再次提出异议,他认为应该先在中原地区进行战略决战。

他的建议再次被采纳,并在豫东战役中歼敌近10万人,扭转了战局。

粟裕敢于挑战权威,坚持自己的战略判断,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自信。

他的战略眼光和独立思考能力,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粟裕在军队建设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担任总参谋长期间,推动了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并在军事策略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

朝鲜战争期间,粟裕提出了加快航空工业发展、增设航校和在各大城市建立航空俱乐部的建议,这些建议都得到了毛泽东的批准和支持,为新中国的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粟裕的独立人格,体现在他“三让”司令的谦逊,也体现在他敢于坚持真理的勇气,他曾三次辞去高职,包括元帅军衔。

他觉得个人的名利在革命事业面前根本不值一提,这种淡泊名利的精神,令人敬佩。

在“反教条主义”运动中,粟裕敢于为苏军经验辩护,指出盲目排斥苏军经验的错误倾向。

在当时“宁左勿右”的政治环境下,这种坚持真理的精神,尤为难能可贵。

1958年,粟裕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受到错误批判。

尽管毛泽东曾表示“你的事可不能怪我呀!”但粟裕并没有为自己辩护,而是选择顾全大局,不利用党内政治风波的起伏。

他相信,自己几十年的革命实践,足以说明一切。

粟裕将军,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的军事才能和独立人格,共同铸就了他的辉煌人生。

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精神和事迹,值得后人永远学习和传承。

粟裕将军一生都在战斗,也一直无私奉献。

0 阅读:119

猜你喜欢

时说历史

时说历史

时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