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21年即1932年,彼时蒋介石已是实际最高领导,然而还需要林森的委任状,这样

近史风云录本人 2025-04-15 14:33:02

民国21年即1932年,彼时蒋介石已是实际最高领导,然而还需要林森的委任状,这样看来老蒋也是讲法治的? 1932年1月1日,林森接任国民政府主席的场合上发表了答词,此时的林森已经65岁,身经百战的他走过了多个历史阶段。作为一位革命的元老级人物,林森的政治生涯始于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积极参与推翻满清的革命活动。在辛亥革命成功后,他曾担任南京临时政府的首任参议院议长,并参与起草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随着孙中山去世后,国民党内部分裂,蒋介石逐渐崛起成为主要的政治力量,林森却逐渐被边缘化。到了1928年,蒋介石确立南京国民政府后,林森在政府中的职位仅为“国府委员”,后被补选为“立法院副院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全国强烈要求蒋介石下野。面对这一压力,蒋介石不得不宣布辞去“国民政府主席”一职。在选择新任国府主席时,蒋介石制定了一系列条件,确保新任主席是一个无军事背景且不会对自己政治路线构成威胁的人选。林森因其资历深厚且性格超然,成为了合适的人选。 林森就任后,采取了一种“无为而治”的态度,凡是蒋介石送来的文件,他都是签字盖章,从不过问政事,但对于自己职权内的事务却处理得井井有条。林森曾经比喻说自己的地位就像“神龛里的神主”,受人尊敬但不参与俗世的纷争。这种超然的处世哲学让他在政界中赢得了广泛的尊重,使他能够在这一职位上连任12年,直到1943年不幸因车祸去世。 林森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一个农民家庭的孩子成长为国家领袖,他的教育和早年的政治活动深受西方思想和民主政治的影响。他的政治生涯虽波折重重,但最终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黄钟瑛,一位对清朝政府不满的海军将领,在林森的劝说下,决定加入革命行列。他的决定得到了其他舰长的一致支持,只有海军提督萨镇冰因年事已高,虽支持革命,却选择退隐,离去并将海军舰队的统治权交给黄钟瑛。 由此,清朝海军的主力——三大巡洋舰、三大江防舰以及鱼雷舰队在九江起义,形成了革命党人手中的第一支海军力量。林森在这一事件中起到了关键的斡旋作用,九江商会为了表彰他的功绩,特地赠送了一块“功在民国”的匾额,感谢他使九江人民免受战火之苦。 1911年12月28日,十七个宣布独立的省份的代表在南京集结,推选临时大总统。作为江西代表的林森投给了孙中山一票,最终孙中山以16票之多当选,成为临时大总统。唯一未投给孙中山的票来自湖南代表谭人凤。 1912年1月28日,南京原咨议局举行会议,30名参议员正式选举参议院的议长和副议长。孙中山希望林森能出任议长,于是设定了一系列选举条件,如必须具备革命经历、是同盟会会员、对民国有显著贡献等,这些条件实际上是为林森量身定做的。投票结果显示,林森以“德高望重”获得高票,当选议长。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认为制定一部法律作为民国的根本大法至关重要,因此委托宋教仁起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法草案》并提交议会讨论。然而,林森认为,作为最高立法机关的参议院应拥有立法权,而非由政府制定,因此他决定退回草案,重新组织起草,最终形成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随着南北和谈的成功和清帝的退位,孙中山依约退位,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林森应孙中山的建议对《临时约法》进行了修改,从总统制改为内阁制,并规定总统的命令必须由内阁总理签字才能生效。 因袁世凯拒绝南京就职,坚持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南方革命党人最终妥协,参议院也随之迁移到北京。1912年4月29日,在北京举行的新一届参议院第一次会议上,袁世凯迟到并携带武器进入会场,违反了议会的规定。林森毅然面对袁世凯,要求其按照议会规定解除佩刀,袁在众议员的注视下不得不卸下武器。 蒋介石考虑到林森的正直无私和在党内的团结作用,选择支持他出任“国府主席”,显示出政治大度和以德报怨的姿态。在1932年就任后,林森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应对紧迫的国内外形势,决定“迁都”问题,最终选择洛阳作为临时政府驻地,既显示历史深度又具备军事及交通便利,显示了他作为国家领导人的决策智慧。 林森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中山陵的建设和管理上。孙中山逝世后,林森作为丧葬委员会的负责人,亲自选定了南京紫金山中山陵的位置。中山陵建成之后,该地区因其良好的环境和绿化成为了民国达官贵人圈地建别墅的热门地点。 作为“国府主席”,林森在陵区管理上采取了明确的立场,禁止私人占用陵区土地建设别墅,但对于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则开绿灯。例如廖仲恺的墓地就建在中山植物园西侧,林森亲手书写了墓碑文字。 1937年,面对即将到来的国难,林森在中山陵对守陵卫士们强调保护孙中山的陵墓安全,卫士们在他面前签下“与陵墓共存亡”的誓书,显示了林森对于这份责任的重视。

0 阅读:110

猜你喜欢

近史风云录本人

近史风云录本人

传播中华文化,建立民族自信,弘扬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