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5年,安禄山造反,河北郡县纷纷投降。唐玄宗李隆基不禁感叹道:“偌大的河北

历史瞭望解码 2025-04-15 19:33:50

公元755年,安禄山造反,河北郡县纷纷投降。唐玄宗李隆基不禁感叹道:“偌大的河北24郡,竟无一人能抵抗叛军!”这时,忽有人来报:“陛下,河北有一人可解此忧!” 公元755年,安禄山造反了,河北那边的城池一个接一个地投降。唐玄宗李隆基心里头那个急啊,忍不住说:“河北那么大,有24个城池呢,怎么就没人站出来跟叛军干一架呢!”就在这时,有人跑来告诉他:“皇上,河北有个人能帮我们解决这个大麻烦!” 公元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河北的地盘很快就被他占了大半,好多地方的官员都直接投降了。唐玄宗李隆基吓得从长安跑了,看着河北那24个城池一个个沦陷,他失望极了,自言自语地说:“河北这么大,难道就找不出一个忠心耿耿的人吗?”就在唐玄宗感到没希望的时候,一个好消息传来:平原郡的守将颜真卿坚决抵抗,就是不肯投降。颜真卿啊,他不仅是写字写得特别好的大书法家,还是唐玄宗手下的大臣,平定叛乱的大功臣呢。安禄山一开始以为颜真卿只是个爱玩乐、没威胁的文官。但其实,颜真卿早就偷偷招兵买马,存粮食,还借着防山洪的名义把城墙加高,准备得好好的要打叛军。 颜真卿打起了“保卫皇上”的旗号,其他本来对大唐灰心丧气的郡守一看,也都跟着行动起来,一起对抗安禄山。颜真卿出身于忠君爱国的颜家,他哥哥颜杲卿也在同一时间起兵保卫皇上。可惜啊,颜杲卿一家都被安禄山给杀了。战乱结束后,颜真卿只找回侄子的头,心里悲愤交加,写下了《祭侄文稿》,那文字里满满的都是他的伤心和愤怒。颜真卿这辈子,不仅字写得好留名千古,更因为他忠心爱国被大家称赞。就算在唐德宗那时候,卢杞想害他,李希烈又很凶狠,他还是坚持自己的原则,最后勇敢地牺牲了。颜真卿用自己的命告诉大家什么是忠诚和正义,成了后人学习的榜样。

0 阅读:48
历史瞭望解码

历史瞭望解码

预测历史趋势,揭示背后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