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建安二年,曹操南征宛城,杀掉“北地枪王”张绣后,曹操哀伤不已,因为他的心腹爱

酸酸甜甜小苏 2025-04-15 23:02:11

东汉建安二年,曹操南征宛城,杀掉“北地枪王”张绣后,曹操哀伤不已,因为他的心腹爱将典韦战死了。 建安二年初春,曹操的军营笼罩在一片沉痛之中。他独自立于宛城郊外一处高处,望着远处尚未散尽的战火硝烟,眼中满是痛苦与悔恨。在这场本应轻松取胜的征伐中,他失去了太多——他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还有那位无人能敌的猛将典韦。 "典韦啊典韦!"曹操仰天长叹,想起那个魁梧身影在乱军中拼死护卫自己的场景,心如刀绞。就在前日,张绣突然反叛,率兵偷袭大营。当时曹操正在后帐休息,毫无防备。典韦闻讯立即率亲兵前来保护,在军营外围奋勇作战,一人当关,杀敌无数。 典韦身高八尺有余,力能扛鼎,双手各持铁戟,如天神下凡,宛城之战中以一敌百。他身中数十箭,仍然坚守在曹操撤退的路上,直到最后一刻。据逃回的士兵描述,典韦身边堆满了敌军尸体,直到力竭而亡。 曹操回想起两个月前初到宛城的情景,当时张绣主动投降,他志得意满,在军中设宴庆祝,觉得拿下南阳不过是囊中之物。谁知在酒席上的一念之差,导致如此惨剧。 那晚酒过三巡,曹操心情大好,询问侄子曹安民此地有无美人可供消遣。曹安民告知有张济遗孀邹夫人,虽是美人,但身份尴尬,乃张绣婶母。曹操却不以为意,执意召来邹夫人。 "我当时怎能如此糊涂!"曹操懊悔不已。邹夫人年仅十九,比他小整整二十三岁,容颜绝美,举止大方。更让曹操意外的是,邹夫人不仅不畏惧他的权势,反而表现出对他的仰慕之情。她甚至建议曹操移驻城外,方便她时常探望而不引人怀疑。 曹操听从了邹夫人的建议,搬到城外居住,不料正中张绣与谋士贾诩的计谋。张绣本就是被迫投降,得知曹操霸占了自己的婶婶,更是怒火中烧,决定趁曹操松懈之际发动突袭。 战事突起,曹操的坐骑绝影被刺死,危急之下,曹昂将自己的坐骑让给父亲:"父亲速走,儿断后!"曹操含泪离去,不料再也见不到爱子一面。 如今回想起这场惨败,曹操深刻认识到自己的傲慢与轻敌带来的严重后果。一时的贪欢,竟让张绣有机可乘,导致爱将、爱子、亲侄尽数丧命,这是他作为统帅最为惨痛的教训。 张绣,这位被民间传说称为"北地枪王"的武将,其实早年不过是凉州的一名小县吏。在韩遂、边章作乱时,当地豪强麹胜杀害了县长刘隽,张绣为报恩义,找机会刺杀了麹胜,由此声名鹊起。他开始招募当地少年,逐渐成为一方豪杰。后来跟随叔父张济东征西战,终于在张济死后接管了他的军队,占据了宛城这一战略要地。 曹操在宛城的惨败,不仅损失了爱将典韦,还丧失了两位亲人。曹昂是曹操的长子,在危急时刻让出自己的坐骑救父,自己却被乱军所杀;曹安民作为曹操的侄子,也在这场突袭中命丧黄泉。这场战役被后人称为曹操一生中损失最为惨重的一役,也是他唯一一次在对阵北方诸侯时遭受如此重创。 建安四年,局势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当时曹操正准备与袁绍在官渡一战,形势紧张。就在这关键时刻,张绣竟然主动前来投降。对于杀子之仇,曹操本可大义灭亲,但他却选择了宽恕接纳。当张绣忐忑不安地站在曹操面前时,曹操亲自上前拉住他的手,说道:"过往之事已矣,今日张将军归顺,实乃天助我也!" 在随后的宴会上,曹操不仅封张绣为扬武将军,还将自己的儿子曹均与张绣的女儿结为秦晋之好。这种政治智慧和宽广胸怀,让张绣彻底臣服。从此,张绣成为曹操麾下的得力大将,在官渡之战中表现出色,随后又在南皮之战中助曹操击败袁谭。 当时天下户口锐减,诸将封邑多不满千户,而张绣却一次性获得增邑两千户,足见曹操对他的器重与信任。这种知人善用、不计前嫌的胸襟,正是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关键所在。 然而,张绣的人生却在建安十二年戛然而止。那年,他跟随曹操北征乌桓,尚未到达柳城便不幸身亡。曹操为他上表朝廷,谥为定侯,并允许其子张泉继承爵位。 关于张绣的死因,历来众说纷纭。有传言称是曹丕为替兄长曹昂报仇所杀,但时间上并不吻合;也有说他畏惧曹丕而自杀,但以张绣的性格,这种可能性极小。最为可信的说法是他在行军途中染病不治,寿终正寝。 陈寿在《三国志》中对张绣的评价是:"燕、绣、鲁舍群盗,列功臣,去危亡,保宗祀,则于彼为愈焉。"意思是说张绣等人能从匪盗中脱身,成为朝廷功臣,避免家族灭亡,保全宗族祭祀,比起其他叛乱者要好得多。

0 阅读:41
酸酸甜甜小苏

酸酸甜甜小苏

酸酸甜甜小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