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已故的中大夫、尚书刑部侍郎、上柱国、陇西县开国男,被追赠为工部尚书的李公的墓

书竹随心过去 2025-04-16 00:36:19

唐朝已故的中大夫、尚书刑部侍郎、上柱国、陇西县开国男,被追赠为工部尚书的李公的墓志铭。 珍玉生下雅州别驾、被追赠为礼部尚书的李震 据查,李姓的祖先在魏国时担任横野将军申国公,到李公已是第十一世。 李公的曾祖父是唐朝的绥州刺史李明明,李明明生下太子中允李进德,李进德生下昌明县令李珍玉,李珍玉生下雅州别驾、被追赠为礼部尚书的李震。 李震就是工部尚书李建的父亲,李建字杓直。起初,李建以进士第二名的身份被任命为试校秘书郎,兼任容州招讨使,后来又调回担任原职。 恰逢唐德宗皇帝选拔有文学才能的人,李建被推荐。皇上询问身边缺少可以信任的臣子,众人都说只是听说过李建却没见过他本人。只有宰相郑珣瑜回答说:“我担任吏部侍郎的时候,通过文章才能进入官场,应当担任校秘书一职的有八个人。他们写的文书就很随意,而别人写文书时,李建却不随意应付,所以只有他得到了皇上的嘉奖,让他进入翰林院任职,并被授予左拾遗的官职。” 恰逢唐德宗皇帝去世,郓州的统帅擅自率领军队驻扎在曹州,皇上下诏让他们回去,李建不肯对这种行为姑息纵容。当时王叔文受到皇上宠幸,与李建的意见不同,李建没有跟随王叔文的想法,最终还是按照李建的意见处理,郓州的军队果然安定下来。第二年,李建担任司直给事府的职务。恰逢朝廷把观察防御的事务交给路恕,让他在鄜州治理,路恕当天就来请求李建担任自己的副手,路恕拜了六次李建才答应。皇上下诏赐给他五品官服,在殿中担任供奉官来辅助路恕。恰逢路恕又任用了不适合担任宾客的人,李建被罢官离去,回来后担任殿中侍御史。皇上下诏让天下在三个节日时前来进献礼物。 在此之前,襄州统帅裴均进献的礼物已经在府邸,丞相下令等到节日时再进献。李建据理力争认为不可以这样,还写了《谬官诗》。不久后担任比部员外郎,转任兵部、吏部。开始规定由文官通过吏部任职的人,每年可以得到调任的机会,李建将相关规定分类整理成条文格式,以便人们查看。废除那些已完成但有劳绩的文书记录,凡是成功或失败的情况,在一个月内整理清楚,人们都觉得很方便。升任本曹郎,又转任兵部郎中并知制诰。丞相审阅起草的文书时,稍微有所修改增益,李建就不再拿出修改后的文稿。他乐意担任少京兆的职务。 恰逢他的二哥工部尚书李逊被人进谗言,高霞寓与吴元济作战失败,说自己是被李逊所干扰,李建因此被贬为太子宾客,又再次被贬为恩王傅。李建上疏辩白清楚,被调出京城担任沣州刺史。后来入京担任太常寺少卿,在礼部负责审核贡士,凭借自己的眼光选取文章,选用人才时多有推荐,因此升任礼部侍郎,又调任刑部侍郎,暂时代理吏部郎中的职务。 几个月后的一天晚上,他没有什么其他的疾病,却突然生命垂危。全家人围在他身边,请求召唤巫师驱邪,他摇了摇头,好像不愿意。他的寡嫂前来为他整理衣服,按照礼仪进行。最终他没能说出话就去世了,享年五十八岁。这一年是长庆元年二月二十三日。皇上为此一天没有上朝处理政事,追赠他为工部尚书。之后在四月将他的灵柩与先君合葬在凤翔府某县某乡某里,实际下葬的日期是五月二十五日。李建的夫人是渭源县君房氏,是容州房济的女儿,在太尉房琯那里是侄孙辈。 李建生有五个儿子,长子叫李讷,才二十岁,朴实、恭敬、忠厚、健壮,其余几个儿子依次排列。有两个女儿,年龄都在十岁以下。 李建擅长议论,凭借自己的见识和学识写文章,在朋友之间喜欢直言不讳,然而从来不会因为胜负而表现出高兴或愤怒。在进退方面,非常细微的事情也不马虎。接受官职的法则和操守坚定不移,也从来不会刻意地去为自己辩解。生性廉洁,厌恶贪婪的人,对于有才能的人都会举荐他们。考察品行、结交朋友的标准很高,能够细致地衡量他人的人品,而那些平庸的人却看不出他对人的厚薄之分。始终愿意举荐他人,常常为别人避讳、掩盖他们的短处。善于承受得失,所以一生都没有荒诞叹息的言语。去世的那天,恰逢皇上召集百官宴会,御史官吏突然听到他去世的消息,听到的人都很悲痛惋惜,没有不同的说法。李建当初担任校秘书的时候,与同省的郎官白居易、元稹定下了生死之交。 到这时,元稹和白居易痛哭流涕,不能自已,并且相互说:“杓直常常自己说在江陵的时候没有衣食,依靠大哥李造辛苦经营。让两个弟弟外出游学,没过几年,他与二哥李逊都考中进士,相继成为公卿,而大哥李造在杓直之前就去世了。如今杓直又没有因为疾病的消息传到许州,一旦传来他去世的消息,他的哥哥会怎么样呢?” 许州的书信到来,果然教诲他的侄子李讷说:“你父亲有不朽的品行,应该让了解的人来写墓志铭。我悲伤难过不忍心写,你去告诉你父亲的朋友。” 李讷于是前来请求说:“为我父亲写墓志铭并且刻在碑上。” 墓志铭说: 太阳每天升起落下,最终会回到哪里呢?今天的太阳,是昨天的那个太阳吗?不是的。你离开这个世界,又去了哪里呢?想念你,梦见你

0 阅读:13
书竹随心过去

书竹随心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