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折磨人了!”2022年,美国一囚犯被执行注射死刑时,因找不到静脉,被取消了死刑,不料,大难不死的他,竟要状告监狱!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22年11月的一个深夜,美国阿拉巴马州的阿特莫尔监狱里,笼罩着沉重的气氛,57岁的死刑犯肯尼思·尤金·史密斯被带到死刑执行室,按照计划,他将在这里结束自己的人生。 然而命运却和所有人开了一个极为戏剧化的玩笑,这一夜不仅成为史密斯自身的转折点,也让死刑制度在美国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死刑的执行依赖于静脉注射——理论上这种方式既迅速又“人道”,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并非万无一失,当天,行刑团队忙碌了将近一个小时,反复在史密斯的身体上寻找可以进行注射的静脉,但依然屡次失败。 尽管医护人员成功在他身上插入了一根注射管,但尝试第二根时,却陷入了接连不断的失败与无力之中。 即便他们最终决定尝试更为复杂的中央静脉导管,依然没能取得预期效果,夜色渐深,执行令即将到期,死刑程序不得不中断。 这一切都发生在美国最高法院为死刑“松绑”仅仅一个小时之后,原本在法律上所有阻碍都已清除,史密斯本应被执行死刑,谁料到,技术上的难题成为终止死刑的“最后一根稻草”。 事发后,监狱方面的解释是,现场人员始终严格按照程序行事,并未擅自拖延时间;但这一说法并未平息外界的质疑。 联邦法官也对死刑静脉注射为何屡次拖延提出了质疑,至此,一场原本被认为程序严密、没有悬念的死刑执行,却在举国关注下遗憾收场。 史密斯被送回了死囚牢房,但事情远未结束,经历了多次穿刺、剧烈疼痛和巨大心理压力之后,他决定通过法律寻求公正。 他的律师正式对监狱及执行团队提出诉讼,指控监狱方在执行过程中让他承受了不必要的痛苦和折磨。 史密斯在法庭文件中描述,自己经历了反复被针头戳刺,甚至一度被以垂直方向悬空在行刑床上,他的申诉不仅将自己身心受创的细节公之于众,也令行刑的“人道性”成为社会新的讨论话题。 史密斯的案子并非孤例,在过去几年里,阿拉巴马州等地出现了多起死刑因静脉注射困难而叫停的状况,类似问题在其他州也曾发生。 部分死刑犯因为身体状况、吸毒史、体重过重等原因,导致监狱方面难以找到可以用于注射的血管,专业医护人员的缺乏使问题更加突出。 一旦死刑不能准时顺利执行,往往不仅技术人员难堪,受害者家属也陷入失望和愤怒,原本等待正义降临的一天,却因技术失误变成了难以承受的反复拉锯。 社会各界对这种情形产生强烈分歧,受害者家属认为,一再延误死刑是对逝者的不敬,也是对正义的侮辱,他们痛心疾首地等待着执行那一刻,却只能看到程序性失误带来的延迟。 而反对死刑或关注人权的团体则认为,在死刑即将到来时,多次折腾死刑犯本身就是不人道的表现。 他们强调,在剥夺一个人生命权时,起码应保证死刑过程符合法律和道德底线,避免让人“痛苦地等待死亡数小时”,这既是对司法公正的要求,也是对社会伦理的再三提醒。 与此同时,死刑犯及其律师团队开始通过诉讼发声,要求死刑修改执行方式,例如有囚犯提出可选用“氮气窒息法”。 此方法虽于某些州被批准,但由于技术标准未完善,实际执行时仍有诸多不确定风险,司法部门对此疑虑重重,迟迟未能达成统一意见,导致死刑方式变更举步维艰。 这场围绕死刑执行方式的讨论,不仅关系到死刑犯的命运,也折射出现行美国死刑制度中的诸多现实困境。 综合来看,死刑为何在美国屡屡出现“执行失败”,并非单纯个体问题,而是法律、技术、伦理多重矛盾的集中体现,面对技术难题与道德争议,美国各州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司法体系。 死刑本为正义而设,却在程序化和现实操作中屡现尴尬与折磨,史密斯因技术原因“死里逃生”,不仅为自己争得了喘息机会,更让社会对死刑的争议再次加剧。 死刑的正义边界何在?人道底线应如何守护?或许,这是美国死刑制度在未来必须回答的问题。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成都商报红星新闻2022-10-12《找不到静脉位置,美国囚犯被执行死刑90分钟后,活下来了……》
“太折磨人了!”2022年,美国一囚犯被执行注射死刑时,因找不到静脉,被取消了死
如梦菲记
2025-04-16 02:43:38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