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焦裕禄书记临终前留给妻子一句话:“我死后,你会很难,但日子再苦再难也

风城春史呀 2025-04-16 09:28:10

1964年,焦裕禄书记临终前留给妻子一句话:“我死后,你会很难,但日子再苦再难也不要向组织伸手要补助、要救济。”2000年,他的儿子焦跃进为帮农民推销农产品,亲自站在北京王府井的街头叫卖。 兰考县的地貌以广泛的盐碱地为特征,使得农作物难以生长,当地居民多年依赖国家的救济粮维生。当焦裕禄被任命为兰考县委书记时,他深知改变这一局面的迫切性。 焦裕禄的治理策略主要围绕封沙、治水和改良土地。他亲自下沙丘,查找风口,这是地区治理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焦裕禄不仅带头实地考察,还亲自探测泥沙质地,他的这种领导风范赢得了无数人的尊敬与效仿。 然而,长期的劳累和忽视个人健康,使得焦裕禄的身体日益垮下。他的肝病逐渐恶化,甚至到了连腰都直不起来,骑车和握笔都成了奢望。尽管如此,焦裕禄依旧坚持在工作一线,直至1964年因病离世,那时他仍未看到他梦寐以求的兰考变革完成。 尽管肉体遭受极大的痛苦,他的心灵却始终装着“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坚持与兰考人民站在一起。直到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因病逝世。 按照焦裕禄生前的遗愿,他的遗体被迁葬回兰考。这一天,成千上万的兰考人民自发来到墓地,以表达对这位伟大领导者的深切怀念。人们为他写下了感人肺腑的挽联:“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 焦裕禄曾说:“书记的孩子并不特殊,要说特殊,只能是更加爱学习、爱劳动,而不是爱攀比。”这句话深深影响了他的每一个孩子。 焦跃进,焦裕禄的长子,1976年高中毕业后选择留在了父亲留下足迹的兰考县。在那里,他担任了生产队队长,也是在这个岗位上,他第一次完整地听到了关于父亲的种种传说。父亲的故事和他对兰考人民的深厚情感深深触动了他,激发了他继承父志的决心。 起初,焦跃进在农村的生活极其艰辛。他曾负责一小砖窑的繁重劳作,每日手工搬运超过两千块砖坯,常因劳累至深夜难以入眠。 尽管如此,他始终坚持“别人能干,我也能干”的信念。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他在未来的政治生涯中,从教师到部长,再到副县长,逐渐赢得了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1986年,焦跃进被任命为兰考县东坝头乡党委书记,这是他父亲曾经辛勤工作的地方。在任职期间,焦跃进深刻理解到了“不能搞特殊”的重要性。 他身体力行,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通过日常生活深入了解并服务于民。即使在公务出行中,他也坚持节俭,与其他官员共住经济型房间,并拒绝任何形式的特权。 焦跃进的这些举动在民众中赢得了深厚的好感,他们亲切地称他为"小焦书记"。在一次会议中,他深情地提到:"我从小受到父亲的严格教育,他的精神是我生活的指南针。如今,我有责任继续传承这种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999年,焦跃进被任命为河南省杞县的县委副书记。那时,杞县的农民几乎家家户户种植大蒜,结果是供大于求,大蒜价格暴跌,囤积成山。 为了帮助农民解决这一问题,焦跃进带着杞县的大蒜进京销售。他选择了北京最繁华的王府井街道作为销售地。在繁忙的街头,焦跃进亲自举起大蒜叫卖,这一行为迅速引起了路人的注意。 当人们得知他是焦裕禄的儿子时,更是纷纷前来购买。焦跃进的行为很快吸引了众多记者和媒体的关注,大蒜销售的消息不仅在国内引起轰动,还吸引了众多电商平台和商人的目光。 焦跃进的这一举动不仅帮助杞县解决了大蒜滞销问题,还让杞县大蒜一战成名。此后,杞县提出了“大蒜兴县”的战略,大蒜的销路不仅遍布国内,还远销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感激的杞县人民给予焦跃进“大蒜县长”的称号,以纪念他为地方经济作出的贡献。 焦跃进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他在多个场合表示,如果他的父亲焦裕禄是带领人民脱贫的话,那么他则是带领人民致富的人。 在一次纪念活动中,焦跃进站在父亲的雕塑前,感慨地说:“父亲,您的夙愿已经完成了。兰考已经脱贫,这里曾经是沙丘,如今却成了良田。” 早在1963年,焦裕禄就在兰考找到了通过“翻淤压沙”治理风沙的方法。几十年后,兰考人民继承和发扬了焦裕禄精神,将昔日的沙丘变为肥沃的田地。兰考的成功脱贫,成为河南省第一个摆脱贫困的县,也开启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新征程。 1999年9月29日,焦裕禄在开封市政协会议上被选举为十二届开封市政协主席。

0 阅读:31
风城春史呀

风城春史呀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 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