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山阻击战实力对比 东北野战军以2个纵队(东北野战军第4,第11纵队)又2个独

趣叭叭呀 2025-04-16 09:51:10

塔山阻击战 实力对比 东北野战军以2个纵队(东北野战军第4,第11纵队)又2个独立师(冀热辽军区独立第4,第6师)一个炮旅,一纵两个师作预备队。总人数10万以上。 而国民党方面的东进兵团,组成部队包括从华北抽调的62军(67,151,157三个师),92军的21师,独立95师,从山东抽调的39军(103、147两个师),以及原本就在葫芦岛的54军(8师,暂编57师,198师)和暂编62师。 1948年9月,辽沈战役如火如荼地展开。此役不仅是解放战争的重要转折点,也是东北野战军展示军事智慧和战术精湛的舞台。9月,东北野战军在指挥官的精准部署下,大举南下,其兵锋直指锦州。锦州的战略地位不言而喻,它的陷落将意味着对东北敌军的全面围剿。 敌方也察觉到了锦州的重要性。为了挽救这一战略要地,敌军在葫芦岛与沈阳分别急组援兵,希望通过这两路大军来扭转战局。华北地区抽调的十余万人组成的东进援锦兵团,在葫芦岛集结,准备东援锦州;而沈阳整编的十五万人西进援锦兵团,也做好了出发的准备。 然而,由于战略分歧和指挥层的不统一,沈阳的西进援锦兵团未能如期向锦州发起救援,使得整个援救计划大打折扣。这种内部的矛盾直接导致了援救行动的重心偏向了葫芦岛一方。 面对来势汹汹的东进援锦兵团,东北野战军迅速作出反应。在塔山一带,部队筑起了坚固的防御阵地。塔山,这一坐落于辽西走廊上的小村庄,因其地理位置的战略重要性成为了阻击的关键点。村庄南临渤海湾,北依白台山,地势险要,非常适合布设防线。 在塔山的阻击战中,东北野战军的第四纵队和第十一纵队,以及冀察热辽军区的两个独立师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第四纵队,吴克华作为司令员,他的家乡位于江西的弋阳,从青年时期就参与了革命。政委莫文骅,出生于广西南宁,一生献给了军事和政治的事业。副司令胡奇才,湖北红安人,以其机智和勇敢著称。 在吴克华的领导下,第四纵队经历了初期的挑战,尽管一开始在围攻敌人时遭遇了挫败,但他们没有被这些失败所压倒。 在新开岭战役和四保临江战役中,第四纵队以其出色的战术执行和勇气,全歼了敌人一个美械师,赢得了赫赫战功。这些胜利不仅为纵队赢得了声望,也为后来的塔山阻击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在第十一纵队,贺晋年担任司令员,他来自陕西的子长,早年加入革命行列,具有丰富的战斗经验和坚定的意志。政委陈仁麒,福建龙岩人,以其深厚的政治工作背景和亲和力闻名。 第十一纵队成立较晚,是在1948年2月,由冀察热辽军区三个独立师改编而成,尽管时间不长,但已显示出其不俗的战斗力。此次塔山战役中,第十一纵队的第31师、第32师和第33师,也各自展现了他们的英勇与坚韧。 在这场关键的塔山阻击战中,我军部署了精心策划的战术布局。吴克华将军的第四纵队承担了正面的阻击任务,而贺晋年的第十一纵队则担当了至关重要的侧翼掩护角色。 这场战斗从10月10日拉开帷幕,至10月15日画上句点,连续六昼夜的激战,每一个小时都关乎战局的胜负。 在激烈的战斗中,第四纵队与第十一纵队展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坚韧不拔和英勇无畏。这两支队伍,连同配合作战的两个独立师,共同抵御了敌人的猛烈炮火,不畏艰难险阻,坚守阵地,终于牢牢地将敌人援军阻截在塔山一带。 这场战役的胜利为东北野战军主力部队夺取锦州创造了有利条件,甚至使得“党国之败,败于塔山”的说法在敌方内部广为流传。 战争过后,对于那些在战场上表现出色的将领,荣誉随之而来。1955年,吴克华、莫文骅和胡奇才等第四纵队的核心成员均被授予解放军中将军衔。同时,第十一纵队的贺晋年被授予解放军少将军衔,政委陈仁麒则被授予中将军衔。 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们个人英勇表现的肯定,更是对他们领导下部队无畏牺牲、不怕流血的精神的高度赞扬。

0 阅读:350
趣叭叭呀

趣叭叭呀

趣叭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