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一战士救下一个突然病重的老人,事后不但没有被升职,反而被组织要求退伍

趣叭叭呀 2025-04-18 10:45:17

1972年,一战士救下一个突然病重的老人,事后不但没有被升职,反而被组织要求退伍,多年后才知道这位老人是开国上将。 1972年,他在北京卫戍区某团服役,部队突然给了他一个任务:去医院监视一个叫“张绪”的病人,要求严格,不许病人跟外人接触,也不许家属单独探视,甚至生活上不能给任何方便。赵保群接到命令时心里犯嘀咕,但军人以服从为天职,他没多问就去了。刚见到“张绪”,他发现这是个身体虚弱的老人,左腿断了,行动不便,但气场上总透着一股说不上来的威严。赵保群没多想,开始老老实实执行任务,寸步不离地盯着。 日子一天天过去,赵保群慢慢察觉到,这个“张绪”不像是什么危险人物。老人眼神里没恶意,反而挺和善,有次还对一只受伤的小鸟流露出怜悯。赵保群看在眼里,觉得这老人挺有人情味,印象渐渐变好。虽然任务要求严格,他还是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对老人多了一点照顾,比如递杯水、帮着调整休息的地方。谁知,这份善意后来却成了麻烦的起点。 事情的转折来得太快。有一天,“张绪”吃完医院抓的中药,突然脸色发白,呼吸急促,倒在地上口吐白沫。赵保群一看慌了,心想这人要是死了,自己任务没完成不说,良心上也过不去。指导员的命令在脑子里打转,可眼前的命比啥都急,他一咬牙,赶紧找医生抢救。医生忙活一通,总算把人救回来。后来检查发现,中药里多了一味药,导致老人中毒。赵保群傻眼了,这老人看着挺和气,谁会下这种手?他开始怀疑任务的真实用意,但当时没处问,只能憋在心里。 救人之后,赵保群没等来表扬,反而因为“任务不合格”被组织要求退伍。他心里窝火,却也没辙,只能收拾包袱走人。那时候,他压根不知道自己救的“张绪”是谁,更想不到这事还有后续。多年后,他从别人嘴里听说,这个“张绪”就是开国上将张爱萍。听到这,他愣了半天,回想当初的情形,心里五味杂陈。原来自己稀里糊涂救了个大人物,可为啥救人反倒被撵出部队?这成了他心里解不开的疙瘩。 张爱萍是谁?那是新中国成立后赫赫有名的将领,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参与过不少重大军事行动。这样一位人物,咋会在1972年落魄到被监视的地步?翻翻历史就明白,那几年正是特殊时期,张爱萍因为政治原因被批斗,身体也垮了,住进医院还得被人盯着。赵保群的任务,其实是当时环境下的一部分安排。至于中药里多出的那味药,至今没个定论,有人说是意外,有人怀疑是有人故意使坏,但没证据,谁也说不清。 赵保群退伍后,日子过得挺普通,干过工,当过农民,日子紧巴巴的。他没啥怨言,就是偶尔想起那段经历,觉得有点冤。直到张爱萍恢复正常生活后,带着夫人找到他,事情才算有了个暖心的尾声。张爱萍握着他的手,说了些感谢的话,还写了信表彰他的善良和勇气。信里提到,赵保群不顾命令救人,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也展现了军人的担当。这话让赵保群心里热乎乎的,觉得自己当年那股冲动没白费。

0 阅读:51
趣叭叭呀

趣叭叭呀

趣叭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