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 年,中国石油专家王德民教授因为长得太帅,好多女生追他,为此,他提了两个谈恋爱的条件:第一,结婚后,不能抽出时间带对方逛公园;第二,对方不能妨碍自己看书。这两个条件把很多女生都吓跑了,未曾想,王日英却是一个例外! 1963年秋天的大庆油田上,一位穿着工装的年轻人正趴在油井旁记录数据。 这人长得鼻梁高挺、眉眼深邃,活脱脱像电影画报里走出来的混血明星。 可这位叫王德民的技术员最烦别人盯着他的脸看,他宁愿大伙儿多关注他手里的测压仪——那才是他吃饭的真本事。 这王德民打小就吃够了长相的苦头。他爹是留洋回来的医生,娘是瑞士籍的大学教授,打娘胎里带来的混血模样让他成了胡同里孩子们追着喊的"二毛子"。 那年月老百姓哪见过这长相?王德民在学校里总被挤在教室角落,放学路上书包常被扯得七零八落。可这孩子骨子里有股倔劲儿,硬是啃着窝头把数理化门门考到满分,连体育课都能拿全校第一。 1955年高考放榜,王德民拿着接近满分的成绩单却进不了清华北大。最后北京石油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倒是来了,他攥着那张薄纸头在屋里坐了一宿。 第二天清早,他把铺盖卷往绿皮火车上一撂,奔着东北就去了。那年头国家缺油缺得厉害,公共汽车顶上都驮着煤气包,王德民心里憋着口气:"非得让中国人用上自家地底下的油不可!" 到了大庆油田,王德民白天跟着工人们抬绞车、下矿井,晚上就猫在漏风的工棚里翻俄语资料。 有回寒冬腊月测油压,他二话不说脱了棉袄裹井口,自己冻得嘴唇发紫还跟工友打趣:"这井口要是冻住了,咱这月的任务可就泡汤喽!"就这么着,愣是让他琢磨出个"松辽法",比老外用的法子精确两倍不止。那年他才24岁,破格当上了工程师。 事业顺风顺水,感情路上可就没那么痛快了。打从大学起,追他的姑娘能从教学楼排到校门口。可王德民这榆木疙瘩定下两条规矩:一是结了婚没空陪逛公园,二是不能耽误他看书搞研究。 这话传出去,多少姑娘跺着脚走了,都说"长得俊有啥用,跟块木头过日子还不如单着呢!" 转机出现在1964年春天的职工舞会上。工会主席硬把王德民从书堆里拽出来,塞给他张舞会票。 他缩在墙角看书正入神,忽然听见个温温柔柔的声音:"王技术员,能请您跳支舞吗?"抬头一看,是个扎着两根短辫的姑娘,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笑起来俩酒窝直打转。这姑娘叫王日英,是化验室的化验员。 说来也怪,平日里三棍子打不出个屁的王德民,跟王日英倒能聊到一块堆儿去。王日英不光知道他冬天裹井口的事儿,连他推导"松辽法"熬了多少夜都门儿清。 有回王德民忍不住问:"我那俩条件可吓跑不少人,你咋就不怕呢?"王日英抿嘴一笑:"搞科研就跟种地似的,得有人帮着除草施肥。你要真天天围着媳妇转,国家还指望谁找油呢?" 这话算是说到王德民心坎里了。转过年开春,俩人在职工食堂摆了桌土豆炖白菜,就算把婚结了。新房是间十平米的土坯房,墙上贴着大红喜字,窗台上搁着王德民的计算尺和王日英的化验报告。 蜜月还没过完,王德民就带着队伍下矿井搞分层测试去了,留下新媳妇独个儿操持家务。 往后的日子就像大庆地下的油层,看着平静底下全是奔涌。 特殊年代里,王德民因为海外关系被发配去养鸡场,王日英挺着大肚子挨家挨户送鸡蛋,就为换张能寄到农场的粮票。 最艰难那阵子,王日英被人逼着写揭发材料,硬是咬破嘴唇也不肯落笔,生生给逼出病来。等王德民平反回家,看见媳妇蹲在灶台前烧火,嘴里念叨的却是他当年推导的油井公式。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大庆时,王德民已经两鬓斑白。他带着团队捣鼓出的"三次采油"技术,愣是把老油井的产量翻了个跟头。 有外国公司开天价年薪挖他,老头把眼镜往鼻梁上一推:"我这身本事是大庆油田喂出来的,要走早二十年就走了!"2000年退休那年,国际小行星中心给他颁了颗星星,他倒好,转头就钻进实验室搞起了四次采油。 如今八十七岁的王德民还保持着年轻时的习惯:早上啃个窝头就往办公室跑,下午四点准时给各油田打电话问进度。 有回记者问他长寿秘诀,他指着墙上泛黄的结婚照乐:"要没日英把着家门,我早让油井给吃了!"照片里扎短辫的姑娘笑靥如花,窗台上那盆仙人掌绿得发亮——那是王日英生前最爱的花,说这玩意儿跟搞石油的一样,给点阳光就能活。 这对夫妻的故事,就像大庆地下的石油,乍看黑黢黢的不起眼,细品全是滚烫的热乎劲儿。 王德民总说自己的功勋章该劈两半,一半给并肩作战的工友,一半给灶台前守了半辈子的老伴。 而王日英弥留之际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老头子,你那些计算公式我可都收在铁盒里,别让孙子当废纸卖了......" 主要信源:(澎湃新闻——刷屏!他被称为“中国最帅院士”,本人回应:不值一提)
1963年,中国石油专家王德民教授因为长得太帅,好多女生追他,为此,他提了两个
花开富贵坊
2025-04-16 16:57:02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