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18日,国民党上将陈仪被执行枪决,行刑前,蒋鼎文让士兵端来酒食,陈

鉴史忆往呀 2025-04-17 11:26:46

1950年6月18日,国民党上将陈仪被执行枪决,行刑前,蒋鼎文让士兵端来酒食,陈仪摆手说:“你要念及旧情,就让士兵麻利点,打我头部。” 陈仪早年与蒋介石同窗。 回国后,陈仪不仅曾在多个关键职位上任职,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11年,他积极参与浙江独立运动,担任了浙江都督府军政司司长等职。 几经沉浮后,在1920年代,他被任命为浙江省长。 正是在这一时期,陈仪与汤恩伯结识。 汤恩伯来自浙江,少年时成绩并不出众。 他在求学期间,与蒋介石结缘,二人同在日本的振武学校求学。 两人并非亲近的同学。 而陈仪,对汤恩伯十分关爱,不仅资助其留学,还将自己的一位义女许配给他,并为其引荐给蒋介石。 陈仪对汤恩伯的帮助可谓无微不至,汤恩伯也始终将陈仪视为恩师与父亲般的存在。 多年来,汤恩伯从未忘记陈仪的提携之恩。 直至1948年,汤恩伯仍推荐陈仪担任浙江省政府主席。 1949年,陈仪开始对蒋介石的统治产生不满。 国民党在辽沈战役、淮海战役等关键战役中接连败北,战局已定。 此时,地下党胡允恭等人开始接触陈仪。 陈仪在他们的劝说下,决定投身于起义的行列,并希望拉拢汤恩伯加入。 他派亲外甥丁名楠亲自前往上海,将自己的计划传递给汤恩伯,提出若干条件,并希望汤恩伯能协助长江渡口的开通。 然而,汤恩伯感到局势复杂,蒋介石的耳目无处不在。 虽然表面上温和回应,表示会考虑,但他始终未能作出明确表态。 陈仪急于见到汤恩伯,便再次派丁名楠前去会见。 两人的第二次会谈依然没有产生实质性进展,汤恩伯提出了自己的顾虑,担心解放军会将他列为战犯。 蒋介石也逐渐感受到了陈仪的异心。 他先后与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会面,并公开表达了自己对国共两党的立场。 然而,陈仪的计划并未得到汤恩伯的及时回应。 汤恩伯仍然在动摇,不敢做出决定。 汤恩伯的犹豫并非没有原因。 他曾多次围剿红军,甚至指挥过针对瑞金的攻势。 对于曾经的敌人,他心中积压着深深的仇恨。 尽管陈仪表示只要起义,便会为汤恩伯安排一职,并承诺取消战犯身份,但汤恩伯依然感到前途未卜。 1947年,蒋介石将上海的防卫重任交给了他,并且拨款20万两黄金作为军费。 这份深厚的信任让汤恩伯感动万分,他立誓要回报蒋介石。 这一年汤恩伯收到了陈仪的信。 信件被有心人偷看,这让他立即想到在其总部任职的毛人凤的妻子胡德珍。 信件若落入军统手中,可能引发无法挽回的后果。 此时的汤恩伯,既感到自己的处境如履薄冰。 几经深思,汤恩伯找到了毛森,并将陈仪劝他起义的事情摊开来谈。 他装作愤愤不平的样子,声称陈仪不断施压,甚至要派飞机将他接往解放区。 与毛森商议后,汤恩伯决定出卖陈仪。 他对毛人凤提出要求:保证陈仪不受伤害,即便他要与解放军一战,也会竭力将物资转运到台湾。 然而,汤恩伯的这番举动很快传入了地下党耳中。 有人称汤恩伯已经将家人送往美国,上海的房产和汽车也已处理。 但陈仪坚定地相信自己与汤恩伯之间深厚的“父子情”不会改变。 2月,国民政府发布了对浙江省政府的改组决定,陈仪被免职。 胡允恭再次冒着生命危险前去警告陈仪,告知他汤恩伯的背叛。 然而,陈仪坚信汤恩伯并不知情,甚至表示刚与汤恩伯通话。 此后,陈仪被捕,并被送往台湾。 蒋介石以“勾结共党,阴谋叛逆”的罪名将其囚禁。 汤恩伯几度求情,希望蒋介石能够宽恕陈仪,但蒋介石的态度坚决,甚至在张群的劝解下也未改变。 被囚后的陈仪拒绝写悔过书。 汤恩伯在这一系列事件中的立场和行为,彻底让蒋介石失去了对他的信任。 尤其是汤恩伯曾在日本购置房产的消息传出后。 最终,法庭判处陈仪死刑。 蒋介石本想让汤恩伯亲自执行,但汤恩伯坚决拒绝。 蒋介石只得让汤恩伯的妹夫袁守谦代为处决。 尽管汤恩伯心中充满痛苦,他依旧选择为陈仪设灵堂。

0 阅读:71

猜你喜欢

鉴史忆往呀

鉴史忆往呀

欢迎关注,跟着小编一起看历史小故事吧~